12月18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天津市科委聯合舉辦,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支持,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承辦的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技術經營高級研討會在天津召開。來自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常務理事單位及特邀單位的代表,圍繞在國家大力鼓勵發展科技服務業以及科技成果轉化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加強聯盟協同創新,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手段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商業模式以及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
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局級調研員修小平出席會議并表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框架下提出了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等切實要求,為我國進一步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加速推動市場需求導向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放眼全球,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也是一個長期性的世界難題。我們要根據當前新形勢不斷調整思路,與時俱進,為推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做出新貢獻。”
與時俱進 轉變思路促成果轉化
今年以來,我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利好不斷: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技術轉移、知識產權等九大重點任務,并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區分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產業等政策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市場化發展,加強專業化分工,拓展市場空間,實現科技服務業集聚發展”。11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完善了科技成果信息發布、處置收益分配等制度,突出了企業在科研方向選擇、項目實施等方面的主體作用,強化了知識產權保護。
“根據當前新形勢,為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還需要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創造創新環境,全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二是充分發揮政產學研各方優勢;三是建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健全網絡化、社會化、信息化、市場化功能;四是加強科技與經濟結合,重視科技金融作用;五是重視人才的作用,加大企業家培養力度;六是認真學習貫徹科技體制改革各項內容,緊跟時代,適應當前各方面改革,轉變工作方法和理念;七是加強合作,共同發展。”修小平表示。
天津市科委副巡視員范英姿介紹:“多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促進體系,涌現了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國際科技咨詢中心等一批服務能力強的科技服務機構。去年,天津啟動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改善京津冀環境,天津市將有1萬家企業需要轉型升級,技術引進、科技成果轉化將是幫助天津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技術經營是技術創新的核心環節,也是我國技術轉移的薄弱環節。推動以需求為導向的技術經營創新,才能更好地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蔣佃水表示,“從技術推廣到技術經營,是從工程師文化向市場驅動文化的轉變。技術經營是一個創新的手段,以市場為導向,從消費者、企業及地方的需求出發,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針對性較強。”
百花齊放 技術經營模式齊爭艷
在我國科技成果轉化醞釀新變革的時代,一系列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手段的技術經營模式不斷涌現。在此次會議上,來自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術研究所、科易網、廣東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就如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的市場化運營進行了深入交流。
“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難的表象問題是需求挖掘難、中介生存難、技術定價難、資源配置難等,其實這些問題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最關鍵的是體系性問題。體系性問題需要用體系性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需要體制創新、政策創新、服務創新和規則創新。”科易網董事長林國海表示,科易網將電子商務與技術轉移有機結合,通過全流程平臺建設以及平臺運營,構建技術交易全流程保障體系,由專業技術交易服務團隊提供定價咨詢、合同擬定、資料交付、交易行為公證、款項支付等專業化咨詢服務以及交易代理經紀服務,打通技術轉移全流程服務。目前,科易網60%以上的資源由企業自己上報,科易網通過深化加工這些信息為交易雙方服務。
廣東博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倪浩表示:“技術市場及體系的發育和成熟是一個長期過程,技術轉移的核心難題是市場化配置資源。針對這一難點,博士科技提出構建可信技術轉移系統,即構建可匹配、規模化的要素供給,可增值、專業化的服務體系,可信賴、規范化的市場機制,可盈利、常態化的商業模式。其中,需求挖掘是技術轉移的‘火車頭’。可信技術轉移系統通過線上平臺運營匯聚資源、大數據提升匹配效率,線下‘科技顧問’加速挖掘、轉化與服務。與傳統電子商務平臺相比,可信技術轉移平臺的特性是80%服務在線下達成。”
蔣佃水介紹:“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構建了一個上承科研院所、下接生產企業的中間平臺——中試中心,對來自科研機構對農副產品加工的小試成果進行二次開發,縮短科技成果與產業化之間的距離,解決科技成果轉化的制約因素,有力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中試中心通過‘技術中試’與‘市場中試’,打通了技術轉移瓶頸;通過科技中介,在科技與‘三農’間鋪路架橋。中試中心是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舉措。”
抱團合作 共享資源促聯盟協同創新
“在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不斷涌現的今天,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將及時總結一些好的服務模式,做好運行模式、行為規范、盈利模式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向全國試點推行。我們也希望各個機構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做成示范、標準,在全聯盟甚至整個業界推廣;希望聯盟內相關機構能夠牽頭引領相關專業業務,組織專項任務,甚至在聯盟內組建實體,以市場化方式運作,提升行業能力。”科技部火炬中心成果推廣處處長徐軼表示。
在此次會議上,天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主任助理呂云飛就聯盟擬開展的專項工作——科技型中小企業綜合科技信用體系建設作了介紹。科技型中小企業綜合信用評價體系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企業素質、融資能力、創新能力、發展潛力和科技信用等進行評價,為政府開展財稅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科技計劃投入等方面工作提供服務和依據,為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基礎信用評級,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實現自我診斷。
據了解,今年8月1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牽頭發起的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在威海正式成立。4個多月以來,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在威海、承德等科技成果轉化聚集區進行調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此外,聯盟在推進京津冀合作科技成果轉化以及軍民深度融合工作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未來,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聯盟將緊跟時代步伐,優化要素組合,配置共享資源,實現協同創新、合作共贏。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