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同意在改革和加強國際金融機構方面進行合作,增加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發言權和代表性,確保充分的發展融資并應對未來危機。(據《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聯合新聞稿》新華社華盛頓7月28日電)
此次中美對話與往常不同之處在于,在金融危機之后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國的地位已經較危機之前有了較大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作為美國的債權國,借錢給美國消費,美國人又將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購買中國的產品。
這也是尼爾·弗格森所說的“中美國”(Chimerica)模式,這種模式下,只要中國的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速度以及美元幣值穩定,“中美國”模式就能一直維系下去。而一旦其中一個條件發生變化,比如說中國的經濟增長出現問題,或者美元的地位發生動搖,貿易和貨幣平衡就會被打破,雙方從原先的模式中能各自獲得的利益就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在目前的條件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得益于巨大的財政刺激計劃,保持了令人矚目的增長。但美國經濟的回升速度似乎要遠遠低于預期,這導致美元貶值的壓力增大。這對于美國而言,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其消費者福利遭受了損失。
另外,當初中國在加入WTO的時候,簽署了一個附加條款。其中規定在反傾銷案件中,中國被認為是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期限為15年。這個條款的意思是,一旦中國商品被認為是傾銷性的,WTO其他的成員國就可以動用反傾銷的手段,選購其他市場經濟國家的產品來取代中國的產品。而中國的產品因為其低廉的價格,經常被訴為傾銷。
于是,從WTO體系下有關反傾銷的規定來看,中國廉價商品由于所謂的“市場經濟地位”而無法被美國消費者享受,使其消費者剩余受損;另外從中美貿易平衡的角度來看,美國的消費者也從中國的出口商品中獲益。不管是哪一個角度,實際上都要求目前中國的產品能繼續擴大在美的市場份額。而“市場經濟地位”這一聽起來似乎是個名詞游戲的短語,卻實實在在影響到雙方的貿易關系,而貿易關系又直接影響到雙方的經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