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1日,時隔五年,李克強再次出席世界經濟論壇。他發表題為《維護和平穩定 推動結構改革 增強發展新動能》的特別致辭,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李克強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發展必須由中低端水平邁向中高端水平,為此要堅定不移推動結構性改革。應當看到,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既有世界經濟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也是內在的經濟規律。現在,中國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基數增大,即使是7%的增長,年度現價增量也達到8000多億美元,比5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不一味追求速度了,緊繃的供求關系變得舒緩,重荷的資源環境得以減負,可以騰出手來推進結構性改革,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發展階段演進。這樣,中國經濟的“列車”不僅不會掉擋失速,反而會跑得更穩健有力,帶來新機遇,形成新動能。
李克強還強調,剛剛過去的2014年,面對下行壓力,我們沒有采取強刺激,而是強力推進改革,尤其是政府帶頭改革,大力簡政放權,激發市場和企業的活力。全年GDP增長7.4%,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最高的;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在經濟放緩情況下不減反增,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都是下降的;CPI上漲2%,低于年初預期目標。事實說明,我們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是正確的、有效的。更重要的是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
自2014年底“經濟新常態”一詞漸漸進入人們視線,由于“新常態”的產生,中國經濟不得不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發展變化。一切“新常態”下的轉變都是有益于未來發展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推手,盡管我們已經進入“新常態”,但世界經濟的發展仍然與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緊密相連。
于是,近幾年,政府非常鼓勵中國本土品牌企業實行“走出去”戰略,特別像是高鐵、核電、航空等優勢行業,顯然已成為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中的“新名片”。在這些產業中,不少產品本身就是中外合作生產的,出口本身也是在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政府又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愿與相關國家需求相結合,合作推進。希望可以創新對外投資合作方式,對接當地市場需求,讓中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中接受檢驗。
在經濟的發展浪潮中,自然少不了自動化產業的身影。上到航空航天、核電高鐵,下到食品飲料、電子制造,無不涉及到自動化技術。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自動化技術的助力,自動化產業更依托于經濟環境的變遷。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7.4%,是24年以來最低的數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重新以兩位數為發展目標。有些國外媒體稱,中國敢放慢經濟增長速度,以適當新的經濟發展方向,保持經濟平衡,推動經濟健康發展,這充滿了勇氣。事實上,這種勇氣不僅用在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上,同時也帶給了中國的自動化產業。無論世界格局如何變化,無論國家經濟如何起伏,自動化產業總能從中找尋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并快速地絕地反擊,打出漂亮的組合拳,奪得先機。2015年,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我們相信,中國的自動化產業將隨著制造業改革創新的步伐,創造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