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由于在汽車和電子制造行業中大力推行自動化生產,中國到2017年的產業機器人規模將高居全球第一。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表示,由于在汽車和電子制造行業中大力推行自動化生產,中國到2017年的產業機器人規模將高居全球第一。
雖然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交易市場,其市場規模達到95億美元,包括相關軟件、周邊設備以及系統工程的市場規模也達到了290億美元,但中國在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還是遠遠落后更加工業化的國家。
在中國的制造業中,每1萬名工人中只有30臺機器人。相比之下,按1萬名工人為基數,韓國擁有437臺機器人,日本為323臺,德國為282臺,而美國則為152臺。
IFR預計,隨著汽車制造商爭先恐后在中國建廠,再加上中國用工成本的上升蠶食中國勞動競爭力,大量產業機器人上崗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到2017年將增長一倍多,至42.8萬臺。
IFR秘書長古德倫?利岑貝格爾(Gudrun Litzenberger)指出:“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企業將被迫在機器人上面進行更多的投資。”
利岑貝格爾表示:“現階段機器人將在汽車行業發展,未來兩到三年機器人產業將受到電子制造業的推動。”
目前日本制造商仍然占據全球機器人市場的最大份額,約為60%。不過,中國制造商發展速度,已經獲得了25%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其他市場份額大部分被歐洲和美國的制造商分享。
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也就是瑞士的ABB、德國的Kuka、日本的Yaskawa和Fanuc已經在中國設有工廠,預計將有更多的企業加入他們在中國的淘金行列。
瑞士ABB公司機器人業務主管博?沃加德?納塞斯(Per Vegard Nerseth)表示:“中國制造業工廠的自動化進程才剛剛起步。我們已經見證了快速的變化,在過去的兩到三年時間里幾乎呈現爆炸式的增長,這一勢頭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汽車行業是中國使用機器人最多的產業,其占到全球運行機器人總量的40%左右。
利岑貝格爾表示,大眾、戴勒姆等歐洲汽車制造商已經在中國投入重金,并將其機器人供應商也帶到了中國。
緊隨汽車制造業之后,廣泛使用機器人的行業將是電子產品制造業。
中國臺灣代工巨頭富士康,也就是蘋果產品最主要的代工商,目前正在制造其Foxbot機器人,與此同時其也在購買其他機器人廠家的產品。
摘自 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