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工信部、保監會3月3日共同啟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工信部制定《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保險公司為目錄內裝備定制綜合險,裝備制造企業投保,中央財政將按照不超過3%的投保費率和年度保費的80%予以補貼,補貼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年。”財政部副部長劉昆介紹說。
工信部制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包括14個領域360多項裝備產品,是本次試點的支持范圍。據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介紹,初步測算目錄內單臺(套)裝備總值約800多億元。中央財政的保險補貼將以“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突破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的瓶頸,加速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
財政資金做杠桿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的核心在于,“利用財政資金杠桿作用,激發保險功能,放大財政資金功效,以市場化方式轉移和分散風險,增加用戶采購信心,推動產學研成果轉化。”蘇波說。
2015年,3部門率先將清潔高效發電、軌道交通等14個領域的裝備納入試點范圍,基本涵蓋了裝備制造業發展較為迫切的主要重大技術裝備。如果試點進展順利,市場傳導性會很強,將極大促進裝備制造企業打開市場,破解首臺(套)裝備市場初期瓶頸。
據了解,目前保險公司進入裝備制造業開展業務的較少,部分地方雖然開展了保險補償試點,但因當地重大技術裝備企業數量有限,保險公司難以按大數法則有效化解自身風險,承保積極性受到一定影響。劉昆表示,此次列入試點范圍的重大技術裝備單臺(套)價值累計800多億元,按照首批次計算的價值總量會更大,保險公司將有很大業務空間。
誰投保誰受益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打破了傳統的“誰投保誰受益”的模式,采取生產方投保,購買方受益的做法。保險公司直接把賠款補償給購買方,這種直補方式將有力地增強購買方信心,推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和應用。
“這是中央財政首次對工業領域實行保費補貼,也是繼農業保險之后中央財政采取保費補貼方式支持的第二大類保險險種。”中國保監會副主席王祖繼介紹說,為了解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單體價值大、投保數量少、缺乏歷史風險數據等問題,此次試點還采取了由多家保險公司組建共保體方式承保,以險種組合和領域組合等多種方式,降低承保風險。
部分地方和企業已經先行一步。據了解,浙江2011年推出了地方首臺(套)保險政策,截至目前有40多家企業近50種產品進行了投保。山東2014年8月出臺地方首臺(套)保險政策后,半年內也有3家企業簽訂了保險合同。
今年年底,國內計劃有首批51架支線飛機需要投保,累計價值34億左右。“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與使用單位大多集中在中央企業,央企集團要組織好所屬企業的投保工作。”蘇波說。
挺起制造業脊梁
用戶不敢、不愿用首臺(套)已是公認的“老大難”問題。原因有兩個,一是用戶尤其是決策者使用顧慮較多,擔心設計制造達不到技術要求,影響正常生產,受到責任追究;二是招投標中存在歧視性條款和“潛規則”現象。這導致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在前沿領域還存在空白,高端領域明顯落后,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等。
據統計,2009年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年均增長17.5%。2014年,產值規模突破22萬億元,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了三分之一。多數裝備產品產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重大技術裝備是制造業的脊梁,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蘇波表示,中國要成為制造業強國,必須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重大技術裝備,解決首臺(套)應用的機制問題。
據蘇波透露,20多個部門研究編制的中國制造業強國發展規劃,近期將上報國務院審議。“中國制造2025”特別強調了要大力發展重大技術裝備,包括智能制造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及機器人、高鐵裝備、電力裝備、海工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大型飛機及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高端裝備等。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