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國家發改委正在修訂中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將進一步放松對中小企業的投資管制。有專家表示,即將推出的諸多政策,為中小企業、個體戶“松綁”的意味明顯,有利于中小企業、個體戶在推動經濟、穩定就業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小企業的社會地位不斷上升,作用日益顯著,其產值占GDP的比重從1979年的不足1%增長到2005年的“半壁江山”。實踐證明,中小企業不僅在促進經濟增長、活躍經濟市場、增加稅收等諸多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而且對解決社會就業難題、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有著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但是,目前,中小企業的發展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比如,中小企業總在低層次、低附加值行業打轉。又如,“玻璃門”的問題,也即在一些行政壟斷行業,中小企業看得見,卻進不去,或者“明放暗不放”,“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是道頂門杠”。此外,目前有關中小企業的稅收政策還存在一些歧視現象,沒有做到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毫無疑問,此次組合政策“松綁”,將有利于穩定住現有非公經濟群體,并進一步激活其積極性。
中國非公中小企業的發展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認識和實踐過程。可以說,非公中小企業的萌芽、發展和壯大都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產物,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結果。沒有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就沒有非公中小企業的今天。因此,為中小企業松綁,就必須繼續拓寬思維、大膽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進一步發展的“陽光、空氣和土壤”,營造創業興業的良好氛圍。從企業的角度看,上述利好政策若能實現,非公中小企業就有機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市場,非公中小企業家就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生產和經營,施展其獨有的才華和想象力。另外,筆者也希望國家還應當在稅收征管、資源使用、人才培養、優惠政策等方面給予非公中小企業以特殊的優待,使非公中小企業得到有力的激勵,進一步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