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深圳商報
近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報告稱,2017年中國工廠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任何其他國家,成為第一機器人大國。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之一。深圳作為全國電子信息產業重要基地、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大本營,市場競爭、招工難、人工成本及轉型升級等內外部需求令機器人產業爆發式增長,并漸成規模。
展望未來——制造業是智能裝備的天下
智能技術帶來的是高精密度產品、高效能生產和高競爭力的市場機制,機器人技術是未來制造業的大趨勢。億和精密工業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深圳市機械行業協會會長張耀華認為,國內制造業整體低迷令企業不得不面對一個基本法則,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結束,轉型升級中智能裝備將大顯身手。億和精密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深圳企業,創業之初只是一家很小的零部件加工企業。經過不斷引進先進的智能技術及機器人,目前已經成為一家垂直整合、橫向發展的“一站式”服務供應商,可為不同客戶提供精密的模具設計、制作、制造和裝配。大疆無人機模具的開發和制作就由該公司完成。
機械展是制造業走向和發展水平的風向標。深圳市協廣會議展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紀廣告訴記者,本屆機械展的招展匯集了諸多產業內的“高大上”角色。國內外1100家展商踴躍參加,美國、德國、瑞士、瑞典、英國、日本等16個制造業強國帶來了引領前沿的智能技術。展會還專門設立“智能集成及機器人專題展區”,數百家從事機器人、系統集成、自動化專業設備和傳動控制行業的展商將爭奇斗艷。
高速高精——機器人創造產品新價值
深圳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先鋒,已充分認識到機器人產業對深圳經濟創新增長的突出作用。深圳在電子產品、集成系統、先進制造業及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使深圳機器人產業已初具規模。在本土機器人企業中,富士康的本體、雷柏的系統集成、匯川的伺服器、固高的控制器領先國內技術水平。深圳在工業機器人的產學研結合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已建立了10多個跟機器人產業密切相關的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及機器人孵化器和產業聯盟。大規模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深圳企業包括眾為興、固高、富士康、福士、銀星、華數、大族、配天、佳士、億和、日東、雷柏、萊恩等。
智能化為企業創造更大利潤。曾在2014年高交會上展示工業機器人手臂“拼圖秀”的華數機器人公司是數控系統的高手。采訪中,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熊清平預測,由于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制造業未來兩三年將呈爆發式增長,企業利潤空間也會不斷增大。他說,未來10年是國內工業自動化機器的黃金時期,企業生產成本、產業競爭環境成為機器人進軍制造業的推力。機器人的應用首先會省下大量的人工。據悉,目前,國產機器人可做到6至8萬元一臺,可替換2至3個工人。深圳企業購置智能化設備的積極性很高,如比亞迪在生產中,100臺機床需要50~100操作工和管理人員,而使用機器人可一個管多臺。為節省成本,比亞迪一年就購置一萬多臺智能設備。
高速、高精,機器人為深圳手機產業創造新的價值空間。熊清平談到,深圳及珠三角一帶是世界手機加工生產的重要基地,華為、中興、魅族、OPPO、酷派、小米等數十家不同規模的手機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為全球市場供貨。先進智能設備的使用令生產系統呈現高速高精的特質,價值空間拓寬,這是中國制造業的亮點。他舉例說,拿手機殼來講,如果是注塑的只能賺12元,如果用金屬加工可賺120元。
企業升級——智能化定制方案贏得青睞
機器人應用令制造業形成更專業的分工協作鏈條,技術運用速度不斷加快。市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少萍談道,目前,在生產企業,以單臺數字機床進行加工的生產場景已迅速在被全新的自動化智造系統所取代。對整套自動化制造系統及服務的需求,成為制造業日益顯現的剛性需求。與之呼應,本屆展會上,日本天田公司租用了800多平方米面積,集中展示一條完整的智能化柔性鈑金生產線。黃少萍說,智能化背景下,設備、生產線、技術的應用等都由設備供應商包攬,企業無需供養大批技術人員,成本就會不斷下降。
大企業改造傳統生產亟須定制產品。超越傳統展覽模式,深圳機械展已不能滿足于單純的展會功能。據了解,主辦方在展會前數月通過到各類企業考察、互動交流發現,在自動化、智能化和機器人技術應用方面,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強烈。當前在創維、海爾、聯想等大型企業中還存在著一些傳統的生產方式,亟須進行改造。通過邀約廣發“英雄帖”,組織深圳機器人企業、系統集成商為飛亞達、創維電視、海爾冰箱、聯想電腦、美芝壓縮機、比亞迪汽車等珠三角地區的數十家大型企業集團等用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產生很好成效。近年由于智能化定制產品需求量大,深圳智能設備廠家的生意一直很旺。
3C產業——環境優勢明顯應用成效疊加
在市場升溫、國家政策支持下,到底是做機器人本體還是做機器人應用呢?業內專家的回答是,要做自己的專長。中國領先運動控制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眾為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逸認為,伺服系統、減速器、運動控制器是機器人的三大關鍵零部件,其占到了總成本的72%,并決定著機器人的性能、質量及價格。目前,中國在減速器方面存在短板,這方面日本最強。減速器成本在我們的機器人中占45%,在日本占25%。所以單就做機器人,目前國內優勢不足。深圳可以鼓勵已有的大型生產企業,如富士康、華為、比亞迪等企業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基礎上,結合市場需求集中攻關。
在機器人應用市場上,深圳及珠三角商機無限。深圳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燚表示,深圳及珠三角聚集著大量彩電、手機、電子裝備企業及周邊應用產業,深圳3C產業環境優勢明顯,機器人應用可推動深圳加速步入智能制造行列。他認為,市場有自身發展規律,多數企業可以先從應用做起,創造客戶需求,高端引進進口設備,中低端采用國產設備,逐漸積累技術和經驗,由質變到量變,最終就會把整個產業做起來。在附加值方面,機器人應用會產生疊加效益,可以有力帶動和擴大相關產業發展。機器人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降低了人工和管理成本。應用做得好,產業鏈下游和其供應商都可獲益。做應用還有利于培養行業人才,有了人才就可以去搞高端開發,這是未來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