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尤其應該重視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加強對公眾呼吸健康的保護和教育
上海2015年4月30日電 /美通社/ --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大氣污染的態勢日益嚴峻,對公眾健康帶來了嚴重影響。霍尼韋爾 中國總裁盛偉立日前撰文指出,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的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在現階段尤其應該重視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加強對公眾呼吸健康的保護和教育。
中國政府正在加強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2015年開年之際開始實施,不僅增加了地方政府在處理環境問題時應擔負的責任,還進一步明確了對違法排放污染物企業和相關責任人的約束和處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并將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列為其中的一個主要方向。
然而,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理霧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長期共同努力。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防治工作十分緊迫,應該加快提升能效、減少排放,并積極部署清潔能源,從根源上控制和治理空氣污染。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在現階段尤其應該重視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加強對公眾呼吸健康的保護和教育。
亟待提高防護意識
如何理性應對霧霾?一方面,談“霾”色變是不可取的。大氣灰霾并不是我國特有的現象,歷史上歐美一些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也都曾出現過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隨著中國加強環境立法,積極推進節能減排,逐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逐步治理的。事實上,當今的技術已經可以切實幫助企業與政府在減少大氣污染和實現節能減排上取得全面、快速、大幅的進展。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公眾針對頻繁的霧霾天氣習以為常的態度更令人憂心。當初霧霾剛剛來襲時,人們對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驚恐萬分,盡量出門戴口罩、減少戶外活動。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連口罩也不戴了,空氣凈化器買了也就當個擺設,霧霾天戶外活動也照常進行。
霧霾對人體健康到底有多大影響?至今仍存在一定的爭議。但初步的研究和越來越多的證據已經能夠證明:大氣污染,特別是霧霾這樣的細顆粒物,對人們的健康影響極大。在霧霾天或室內空氣質量不佳的情況下,如果長期不注意呼吸防護,確實會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在去年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空氣污染已經成為是全球最大的環境健康風險。
中國的社會和百姓對霧霾污染的危害性,特別其是對身體健康的危害認識和重視程度目前仍是遠遠不夠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霧霾帶來的公共健康風險,以及如何加強公眾防護意識的教育,甚至比大氣污染治理本身更為迫切。
了解科技的力量
在幫助應對大氣污染和霧霾帶來的健康威脅方面,科技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上世紀中葉以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就一直在就如何應對室內和室外的空氣污染,如何更好地保護人們的健康安全等問題上,不斷探索和努力。
如今,越來越多呼吸健康相關的技術也正在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只有通過在公眾中更好地普及相關的技術和知識,才能幫助大家科學地應對污染,更好地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傳感技術: 針對中國的霧霾天氣,我國PM2.5監測通常使用連續監測法來監測近似現場的沉積質量。此類監測法對空氣溫度、濕度、氣流速率等數據的精確度要求十分苛刻,一點細微偏差就可導致監測結果大相徑庭。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應用靈敏度高、精確性強的傳感器,確保PM2.5監測過程中的數據的準確性。
氣體探測: 霧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有關,而它們在制造霧霾的同時也常伴隨著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威脅著我們的健康。針對工業領域的有害氣體,先進的氣體探測系統可以檢測非常微量的易燃、有毒、低氧危險,有效保護人身及財產安全。室內空氣質量監測技術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實時監測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PM2.5濃度,及有害氣體濃度,可應用于住宅、商業樓宇和公共場所中,以便我們能夠第一時間采取措施。
靜電除塵: 隨著公眾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原來應用于精密航空航天和嚴苛工業領域環境控制和空氣凈化技術,也正在進入民用和商用領域。 航空航天器本身是一個非常狹小的、密閉的空間。譬如客機,上百人坐在里面,長途飛行可能要十幾個小時,客艙里面的空氣品質如何管理就是個大學問。在中國,以高壓靜電除塵技術為核心的商業空氣凈化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于眾多樓宇和公共設施,不但可實現將空氣中PM0.3以上的懸浮顆粒強制帶上靜電荷收集到集塵室上,還能夠通過高壓電離場抑制各種細菌、病毒、塵螨等微生物的生長。
過濾吸附: 高效的過濾媒介能夠成為化學污染物和有害氣體的克星,對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和異味進行有效分解和吸附,解決室內,尤其是中央通風系統的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污染問題。此外,領先的分子篩吸附劑產品,能夠吸附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微小顆粒,幫助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中國一些煉油廠、石化廠和工業園區已經開始采用這類吸附產品。霍尼韋爾去年在上海研發出了 “凈能達 TM ”全能空氣凈化機 ,也首次使用了自主配方的活性催化劑和特種吸附劑,并融合了高壓靜電除塵等多項領先科技,可以實現快速去除150平米左右室內空間的PM2.5、細菌、各種異味和有害氣體。
個人防護: 霧霾天,人們在戶外缺乏有效防護的情況下,PM2.5被吸入人體后會進入支氣管,會產生嗓子干癢、鼻炎、咳嗽等早期癥狀,時間久了還會引發一系列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專業防護口罩才能有效阻隔PM2.5顆粒物。隨著公眾對呼吸健康越來越關注,以高性能PM2.5防護口罩為代表的專業個人防護產品,由于具有更高的防護效果,也正在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一些特定行業的生產場所,空氣污染會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傷害,這也就需要下一代更舒適、更智能、更高效的個人安全防護解決方案,不僅能夠為工人提供“從頭到腳”更好地保護,還可以幫助他們顯著提升生產效率。
移動互聯: 隨著無線應用、寬帶接入和移動技術應用成本的降低和普及,我們會越來越多地通過“智能互聯”來創造一種更安全、更健康和更舒適的呼吸環境和體驗。我們不僅可以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實現對室內空氣質量的實時監測和了解,而且可以通過手機等終端遠程控制和調節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品質,及時改善室內環境。
推動跨領域合作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但“新常態”對于眾多關注節能環保、健康安全,注重技術驅動的本土企業和跨國公司來講,也意味著新的戰略機遇。
中國大氣污染覆蓋的地域之廣、涉及的人口之眾,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國對空氣凈化、個人防護等呼吸健康相關的產品和技術有著巨大、緊迫的需求,其規模和縱深是其他國家和市場無法比擬的。
對企業來講,立足中國市場的研發和創新應該著眼于解決這個國家和人民生產和生活中最基本的問題,回歸最基本需求,譬如:清潔的水和空氣、節能、安全等。不僅要幫助中國善用好現有的技術來有效抵御大氣污染帶來的公共健康風險,也要積極基于現有技術進行改進創新,尤其是推動跨領域的合作和創新,積極探索把航空、工業領域相關技術進行商用化和民用化,幫助中國公眾更好地應對霧霾和各類室內室外空氣污染。
大氣污染帶來的呼吸健康問題涉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僅是在家居環境,在辦公室、各類公共場所,在地鐵、機場、火車站,在駕駛、健身、娛樂活動中,我們都需要關注周邊身處“小環境”的空氣質量。這也就需要全系列的呼吸健康類產品,幫助公眾全方位地改善呼吸環境,抵御霧霾和污染的侵害。
對企業來說,所有這些都是大有可為的領域,但同樣也是應該負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