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于2015年5月19日正式發布。其指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到2020年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在機器人方面,圍繞汽車、機械、電子、危險品制造、國防軍工、化工、輕工等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應用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等技術瓶頸。
在“2015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上,眾多專家學者提出個人觀點,并引發了與會者們的熱烈反響。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院士指出召開論壇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智能機器人基礎理論研究、成果的原始創新和高技術開發,增強我國智能機器人自主開發水平和實際推廣應用的能力,推動機器人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能產業以及在國防安全等領域的深入應用和產業的轉型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認為,我們國家在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還在沖破工業范圍,向著更廣泛的應用領域擴大,比如服務機器人、微納米機器人,而且在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上也在逐年提高。
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劉興平教授希望,大家站在世界科技的制高點上規劃好我國機器人產業。
中國機電一體化應用協會秘書長黎曉東研究員希望,我國自主生產的機器人能成為我國市場中的最大主角。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飛躍主任提出,下一個時代是工業5.0時代,也叫智能機時代,是虛實互動的平行時代,這個時代機器人要唱主角。他表示將來的智能機器人一定要是開放的,大家都可以做接口。買了機器人,就像買個計算機,可以自由編程或下載軟件。
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宏鑫認為,狠抓“可靠性”是機器人能夠應用的關鍵。沒有可靠性就沒有市場,沒有可靠性就沒有機器人發展,懇求大家在可靠性上下功夫。
中國工程院士王天然提出,工業機器人將向“即連即用”、“與人共融”的方向發展。
ABB中國區董事長兼總裁顧純元博士指出,不能解決機器和人之間的協同,機器人應用就是一個瓶頸,很難進入大規模應用。人機協同、安全問題、簡易編程問題是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都需要做的。并強調機器人技術的未來,人才是關鍵。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教授談到,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包括機器人核心技術、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核心企業。零部件這方面,將來更多的是全球供應鏈分工,中國沒必要非得發展自己民族的零部件,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完全可以利用世界市場優勢把中國機器人產業鏈發展起來。他認為并不是把機器人零部件做好了,中國機器人產業就是No.1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田苗教授表示,作為服務機器人,創新創業的熱點領域有四個方面:一、與互聯網相關的家政服務,主要靠網絡。目前的問題是生產或服務的軟件內容沒有得到消費者的充分認可。二、醫療健康。三、智能交通包括電動汽車、無人駕駛。四、特種作業裝備。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中心副主任喬紅的團隊長期開展機器人的“手”—“眼”—“腦”方面的研究。喬紅說,我們認為智能制造對機器人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實現擁有靈巧的手,智能的眼,和非常協調動作的多樣化、高精度、靈巧的低成本的機器人。
近年來,智能機器人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已呈現爆發式增長,而智能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皇冠頂上的明珠,將成為先進制造和新產品革新的引領力量,必會成為巨大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