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可能在不久后會成為現實。
關注汽車行業的Proforged網站CEO Zack Kanter近日撰文稱,到2025年自動駕駛汽車將相當普遍,到2030年甚至會占到壟斷地位。
特斯拉[微博]CEO Elon Musk去年曾表示,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可能會在十年內會進入市場,其2015年款的特斯拉汽車將可以實現90%的時間自動駕駛。
Uber也對這一技術出現充滿期待。CEO Travis Kalanick稱,Uber計劃最終用自動駕駛技術替代現在的司機。
Elon Musk描繪五六年后的自動駕駛技術是這樣:“你上了車,睡一覺,醒來就到目的地了”。谷歌[微博]預計,這樣的汽車2020年前就會出現。
自動駕駛技術的潛力不僅是解放司機這么簡單。哥倫比亞大學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9000輛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就可以取代全紐約市出租車的作用。
自動駕駛技術出現后,路面的擁堵將會減少,汽車的使用效率將大幅度提高——紐約曼哈頓三成的城市交通擁堵是汽車為尋找停車位在街面逗留造成的。
利用率提升后,人們購置汽車的必要性也將減弱。普華永道估計,運用自動駕駛技術后,道路上99%的車輛都會消失,美國的汽車保有量將從現在的2.45億輛大幅減少到僅僅240萬輛。摩根斯坦利統計,目前美國一輛車一年平均僅有4%的時間在真正使用。
Zack Kanter大膽地預測,由于自動駕駛技術最終會減少汽車的保有量,未來1980億美元的汽車保險市場、980億美元的汽車融資市場、1000億美元的泊車市場和3000億美元的售后市場都將消失,通用、福特、豐田等傳統汽車制造商很可能會被這一急速的技術創新淘汰,“其中大部分會在2030年前破產”。
傳統車企并不甘心。彭博社報道,通用計劃2017年在旗下的品牌凱迪拉克轎車上加入允許汽車“控制駕駛、加速和剎車”的技術。
駕駛者似乎也很愿意接受這一新興事物。有六成美國成年人表示愿意乘坐自動駕駛的汽車,這一比例在中國更是高達七成。
汽車保有量下滑后,汽車產業鏈上大批人可能會失業。美國勞工統計局統計,美國有91.5萬人在從事汽車和零件的制造工作,駕駛各類汽車、卡車和出租車的司機總數近600萬人。
但Zack Kanter認為新的產業也會因此出現。他舉例,如果未來上千萬輛的汽車被回收的話,來自汽車的原材料供應將非常可觀。此外由于汽車數量減少,城市里的大量停車場、公交站等所占的土地資源可以得到釋放,創造新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