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區間,服務業依然成績亮眼。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7.9%,高于全國經濟增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一半,達到51.6%,創下歷史新高。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生產性服務業是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收入增長的主動力。以快遞業為例,1—4月快遞業務量增速達42.3%,同期業務收入增長32.7%。此外,高技術服務業也保持著較高的收入增速。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企業為例,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利潤同比增幅高達18.3%。同時,科技服務業企業加快發展,一季度,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
服務業的繁榮發展,還助推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據介紹,高技術服務業如今已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其中,信息與制造技術的融合不斷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柔性化;創意設計、節能服務、遠程診斷、遠程技術支持、系統流程服務、設備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在線產業帶等與制造業發展緊密融合的新業態,也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支撐。(相關報道見第九版)
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持續上升
服務業撐起半邊天
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3%,但江蘇蘇美達集團的進出口額卻同比增加了13.5%。“這得益于我們向服務業延伸了產業鏈。”蘇美達集團負責人說,“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我們原本只是簡單地做外貿代理,現在轉型做物資銀行,即同時提供資源供應、商務咨詢、物流服務和金融支持服務,市場反應很好。”
盡管近來經濟增長放緩,但服務業卻生機勃勃。像蘇美達這樣在服務業中嘗到甜頭的企業不少。繼2013年成為國民經濟最大產業之后,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已經超過一半,達到51.6%,創下了歷史新高。
服務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涌現
盡管對專車管理規范還有爭議,但服務業的這一創新,的確給百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也因此贏得了市場認可,目前滴滴打車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1.5億。而網約車業態的創新并不僅限于此。今年以來,新的網約車服務密集問世:價格便宜的“平民”專車“快車”,乃至替父母接送孩子的“校車”……人們出行的選擇越來越多,掙錢的途徑也多了。
網約車的熱鬧場面,只是如雨后春筍般誕生的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服務業發展駛上了快車道。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速7.9%,高于全國經濟增速。
新型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生產性服務業是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收入增長的主動力。以快遞業為例,自2011年起,快遞業務量保持50%以上的增速已近50個月,盡管年初增幅出現小幅回落,但1—4月仍有42.3%的增長,同期業務收入增長32.7%。“優速的增速還要更快一些,我們1—4月業務量同比增長了58%。”優速快遞公司董事長余聯兵說。及時調整目標市場、大力拓展高科技企業客戶,讓這家并不起眼的小快遞公司延續了高增長勢頭。此外,高技術服務業也保持著較高的收入增速。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企業為例,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利潤同比增幅高達18.3%。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也使科技服務業企業加快發展,一季度,研究和試驗發展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7%,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在春節電影票房及廣告收入增加的帶動下,文化相關服務業效益也有喜人表現,一季度,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制作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了30%。
國際競爭力在加強。在外貿總額下降的大環境下,2015年一季度,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49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出口549.4億美元,同比增長10.5%。
吸引投資的能力在提高。2015年一季度服務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4518億元,同比增長14.1%,占全部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8.6%。從使用外資情況看,2015年1—4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281.4億美元,同比增長24.8%,占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3.2%。
吸納就業的能力增大。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勞動力需求指數為50.5%,顯示用工需求呈擴張態勢。其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勞動力需求指數高達56.6%和55.2%。以電子商務服務領域為例,僅阿里巴巴一家企業創造的客服、物流等間接就業就超過1500萬人,而且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降低創業創新門檻,支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最近,很多人都在感慨,身邊創業的人多了起來。這得益于國家在積極營造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也與服務業的繁榮發展不無關系。
例如,云計算等信息服務平臺的廣泛應用,降低了創業創新門檻,讓“當老板”變得更容易。以互聯網為基礎匯聚制造企業、上下游廠商、渠道商、服務商和消費者等形成的各類在線服務平臺蓬勃發展,成為企業批量交易、塑造品牌、提高效率、拓展市場、節約交易成本的新渠道。同時,互聯網服務平臺也幫助不少中小微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如百度云平臺已累計為100萬開發者用戶節約了25億元以上的研發成本;阿里小貸依托阿里云生態體系,累計為約90萬小微企業放貸2300億元,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服務業的繁榮發展,還助推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例如,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屬的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工業產品環境適應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就聯合汽車企業自主開發了汽車氣候老化試驗評價技術,突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為提高國產汽車使用壽命奠定了技術基礎。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技術服務業如今已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其中,信息與制造技術的融合不斷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柔性化;創意設計、節能服務、遠程診斷、遠程技術支持、系統流程服務、設備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在線產業帶等與制造業發展緊密融合的新業態,也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支撐。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區間,一些企業感到了經濟下行的壓力,但服務業企業卻信心十足。今年一季度,國家統計局的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調查結果顯示,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經營預期指數為54.1%。其中,娛樂業企業對未來的經營預期指數最高,達到63.5%;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均為61.9%;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企業為60.3%;文化藝術業、新聞和出版業企業也達到了59.1%和57.7%。“高于50%時,反映企業對經營預期向好對未來經營發展保持樂觀。這一統計結果顯示,服務業企業普遍看好未來發展形勢。”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