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
在高科技時代的背景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制造業的社會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強調創造是無可厚非的,但不能以否定制造為代價,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也不是不要“中國制造”。這些年來,我們在許多基礎性產品上出現問題,可能更多的還是制造問題,并不是創造問題。而且,制造是創造的基礎,創造是高層次的制造,沒有過硬的制造作支撐,創造只是空中樓閣。正如《中國制造2025》所指出的,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制造強國從哪里來?《中國制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以及“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其中,精神力量是十分重要的。新形勢下,有必要重新認識制造的意義,繼續弘揚制造精神。
歷史長河中,我們形成了不容忽視的制造精神,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就是“工匠精神”。與制造在社會層面受到削弱類似,“工匠精神”如今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弭。在有些人看來,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再提“工匠精神”顯得落伍。但筆者認為,把“工匠精神”視作落伍的表現,本身才是真正的落伍。“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理念。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推崇認真的精神,追求的是從精致到完美,與此對應的,則是一種“差不多精神”,表現為凡事只滿足于99%甚至90%,而不去追求99.99%甚至100%的完美或接近完美。今天制造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與這種“差不多精神”有關。在很多時候,我們有世界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規范,但因為缺少“工匠精神”,從而缺少一流的產品。
“工匠精神”與創新創造并不矛盾,它指向的是凡事追求極致,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需要以最開放的姿態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新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風險活,如果沒有“工匠精神”,不追求極致,又怎么可能會有創新成果?在一般人看來,德國人可謂“工匠精神”的典范,德國產品難道沒有技術含量嗎?德國汽車就充分體現了制造和創造的結合、勤奮勤勉和創新創造的融合。即便互聯網產品,如果沒有“工匠精神”作基礎,不去追求極致不精益求精,會產生創新的力量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都是“手藝人”,做“手藝人”不丟人,講“工匠精神”不丟人。互聯網時代仍然需要“工匠精神”,制造強國離不開“工匠精神”的支撐。面對“工業4.0”時代的到來,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這樣才會有制造強國的到來。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