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科技頻道
近日,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廠安全級DCS平臺(NASPIC)概要設計通過專家評審。這標志著該平臺的研發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項目組將基于概要設計開展下一步的詳細設計工作,力爭早日完成平臺的研制工作。
來自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等11家單位的共16位專家對概要設計進行了評審。專家組認為,該概要設計內容詳實全面,符合核電廠安全級DCS系統對功能、性能的總體需求,所提出的設計方案整體構架合理、可行,具備開展詳細設計的條件。
《核動力廠設計安全規定》(以下簡稱《標準》)中明確要求:核電站保護系統必須采用多樣性設計,降低共因故障導致保護系統失效的風險,以滿足核電站縱深防御原則,實現安全核電站的安全目標。
共因故障指的是由特定的單一事件或起因導致兩個或多個構筑物、系統或部件失效的故障。這里的單一事件或起因既可以是由外部客觀原因造成的事件,也可以是人為原因造成的事件。具體而言,共因故障可以由設計缺陷、制造缺陷、運行或維護差錯、自然事件、人為事件、環境條件的變化引起。
多樣性,是針對共因故障設置的預防措施。多樣性在《標準》中的定義為:為執行某一確定功能設置兩個或多個多重部件或系統,這些不同部件或系統具有不同屬性,從而可以減少發生共因故障的可能性。對比《標準》中多樣性的定義,我們不妨定義人員及組織多樣性為“為完成某一確定任務而設置兩個或多個人員或組織,這些人員或組織隸屬于不同的部門,相互獨立,從而可以減少共因故障的可能性”。多樣性原則是核電站DCS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在設計中必須予以考慮,以提高核電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核電站安全級別DCS系統的設計及實施中,充分考慮了人員、設備及功能的多樣性,降低了DCS系統運行過程中因共因故障導致保護功能喪失的風險,大大提高了核電站DCS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夠確保核電站的安全運行,保證公眾和環境的安全。
核電數字化儀控系統(DCS)是核電廠的神經中樞系統,它的性能與可靠性等級,標志著一個國家在大型核電裝備領域的先進化程度。長期以來,我國在該領域的核心產品絕大部分依賴進口。核動力院研發該產品,邁出了其國產化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