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素稱“九州糧倉”。洋務運動,近代工業蹣跚起步。今天的長江流域,已崛起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產業走廊。
國家的戰略部署,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和分工協作,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與協調發展。
有專家指出,長江經濟帶建設,最大的難點就是產業。目前,沿江產業布局欠合理、發展不平衡、生態環境壓力大,制約了整體競爭優勢的發揮。
綠色發展才有出路
重化工業,一度是沿江省市的驕傲。如今的長江兩岸,鋼鐵、石化、造船等企業密布,“重兵”屯集。
全國九大鋼鐵中心,就有上鋼、武鋼、重鋼、攀枝花、馬鞍山五大鋼鐵基地,“錨”定長江兩岸;上海、南京、武漢、九江、岳陽等大煉油廠和石化基地,濱江而建;湖北宜化、武漢葛化、九江的香港理文造紙、江蘇新世紀造船……依水而生。
長江,已然是一條重化工業帶。除了知名大企業,還有數以萬計的小企業,重化工業成為長江主要的污染源。
重化工業“扎堆”引發的污染問題,使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整治措施。上海市政府明確,上海產業轉型升級,重化工業企業要以“綠色”來決定其生死;南京市政府決定,10年內搬遷南京市內四大重化工業片區,為先進的新興生產力騰出容量;武漢中心城區的武重、武車、武鍋等重工業已相繼搬遷;重慶對重化工業已設立嚴苛的門檻。
隨著發達地區“騰籠換鳥”,各主要城市提高門檻,重化工業向內地轉移的步伐加快。
重慶市社科院研究員李敬表示,重化工業轉移,應伴隨技術升級,無論布局在哪里,都應綠色發展。
沿江的重化工業,如何綠色發展,才是問題的關鍵。重化工業離不開大水量、大運量、大能量。長江沿線當前的經濟體量,也需要重化工業支撐。
湖北宜化集團相關負責人稱:“針對‘散、小、亂’的現狀,政府要提高門檻,引導重化工業集群發展、綠色發展。”
圍繞“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去年湖北宜化集團投巨資再造生產流程,把煤化工、鹽化工的副產物全部利用,實現了廢棄物“零排放”。
分工協作漸成主流
最近,相關各省已陸續公布了推進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意見。從各地沿江產業規劃看,對重化工業充滿依賴,汽車、電子、新能源等產業趨同,制造業依然是沿江布局的主體。
站在各自的利益,規劃編制難免雷同。長江流域一些地方的規劃缺少“分工協作”的思維。
實際上,企業、產業、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已涌現不少典型,必將成為主流。
長江流域汽車生產遍地開花,但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溯江而上,分別布陣武漢、長沙。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公室處長程建新稱,生產基地內移,研發總部留在上海,將推動產業升級。
安徽蕪湖的奇瑞汽車與武鋼牽手,實現了共贏。雙方合建80萬輛轎車鋼材配送中心、共建高端車鋼研發實驗室,奇瑞車鋼加工成本下降一半,武鋼產品則以銷定產。
重慶筆記本電腦、武漢光電子產業,采取“研發、制造、零部件配套”分工協作模式,崛起產業集群。
企業間的分工與協作,背后是產業鏈的延伸,產業鏈的背后是城市和城市群,這是一個“串聯成環”的過程。
縱觀長江上中下游,存在明顯產業落差,具備產業轉移的強大勢能。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稱:“在產業轉移與承接中,各地要立足比較優勢,差異化分工、協同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與升級。”
葉青分析,長三角作為長江流域經濟發達、科技實力雄厚的地區,應該成為高科技研發中心、金融貿易中心和高端產業、總部經濟的集聚地;長江中游地區有良好的裝備制造基礎,產業配套能力較強,且區位條件好,交通四通八達,應將其打造成全國的制造業中心和物流中心;長江上游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欠發達,應以資源型產業為主體,對資源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只有上中下游優勢互見,長江經濟帶方顯整體競爭優勢。
讓一江清水向東流
如今,在一些長江沿線城市已很少看到藍天和白云,長江經濟帶環境承載力已接近上限。經濟與生態、產業與環境如何邁向協調發展?
控污,首先堵住增量。沿江省市在協調經濟與生態發展過程中,都試圖在產業布局、制度設計上,對污染企業說“不”。不久前,一個投資超10億元的皮革項目想在九江落戶,由于環評不過關被拒之門外。
治污,還需削減存量。湖北梁子湖周邊,先后關停22家排污企業,減少工業年產值3.5億元。梁子湖打造成“千湖之省”的生態名片。
雖然各地都在行動,但新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梁子湖作為武漢市的應急水源,實現了“去工業化”,但生態旅游紅火還有待時日,急需生態補償。長江流域的上下游之間,目前還沒有可操作的生態補償模式。
太湖流域截斷污染源,治污初顯成效。從2008年開始,太湖流域改造升級工業企業2000余家,關閉化工企業4300余家,關停不達標排放企業1000余家。僅鎮江市,近年就對485家化工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累計減排COD2342噸、氨氮97噸、總磷15.8噸。
但江蘇省太湖辦主任朱鐵軍表示:太湖治理,亟待走出疲憊期。2014年,在太湖治理過程中,相關單位在列入年度目標責任書的少數項目未能按期完成。
太湖是蘇、浙、滬最重要的水源,跨區域協調治理難度不小。特別是下游上海對上游江蘇、浙江的生態補償難以到位。“行政區劃的剛性切割,是導致區域生態治理困境最根本原因。”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包存寬認為。
湖北省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蔣大國為此呼吁,統籌規劃和制定長江流域發展戰略,由國家出面組建一個具有法人地位的統一協調機構實屬必要。
湖南省洞庭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李躍龍,也在期待跨區域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機制創新。他認為,湘鄂兩省應盡快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環洞庭湖區產業、生態、環保等問題,確保一湖清水入長江。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