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長江經濟帶互聯網+技術轉移轉化對接會在上海舉行。會議圍繞“互聯互通、技術轉移、協同發展”的主題,廣泛深入地探討了長江經濟帶地區間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以及機制和信用建設等。
此次會議還征集到319項可供轉移轉化的技術成果和需求。中航光電公司、深圳市倍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購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分別與上海臨港科技生產力促進中心簽署了“智能照明”、“新能源電動車充電樁”等12個技術轉移轉化項目落地臨港,簽約總金額為10.4億元,預計帶來的年效益產值將達114億元。
上述成果表明,近年來上海市著力提升服務能力,通過市場化、國際化運作,推動和促進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取得積極成效。
打破體制“瓶頸”
科研人員成“主人”
我國現行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的規定存在著審批程序復雜、時間長,對參與轉化的成果創造者激勵不足,定價方式以及其他有關規定與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決定作用相沖突等一系列問題。為徹底打破體制機制“瓶頸”,今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明確提出:“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對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由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不再審批或備案,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實施轉移轉化,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全部留歸單位。”同時規定,“允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歸屬研發團隊所得比例不低于70%。”
“此前,科研單位形成的科技成果,需要從市一級網上逐級報備,且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等自主權范圍只限制在30萬元以內。”上海市科委體制改革與法規處處長吳壽仁表示,《意見》明確下放“三權”的做法大大強化了科研團隊在實施轉化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真正把科研人員作為了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主人翁”。
“以前,上海藥物研究所專利雖多,但真正實現轉化的專利比例僅是個位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蔣華良坦言,這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在現行職稱評價體系下,科研人員往往將重心放在論文的發表上,而對新藥的轉化產業化表現得并不熱情。
“如今,在新機制下,上海藥物研究所采取以市場為導向、對轉化結果進行評價的新型職稱評價模式。如果新藥獲得新藥證書和上市批文,新藥研發團隊可得到2個正高級和4個副高級的職稱名額。”蔣華良介紹,他們開發的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原創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剛剛拿到臨床批件;另一款抗肺動脈高壓新藥已經上報國家藥審中心審評。
有了政策的支持還不夠,還需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今年4月23日,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設立的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灣谷科技園正式揭牌。作為區域技術轉移平臺,該中心實際上是一個集技術交易、孵化引導、科技金融、國際對接等功能于一體的科技服務大平臺。
“我們認為能把產學研最有效地糅合在一起的手段是市場,而市場的本質是通過資本串聯的,做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的一個大方向就是要建立起能夠促進技術轉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總裁謝吉華表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將以市場化運營機制為原則,立足上海國際化都市和長三角龍頭的特性,聚焦技術源頭和產業端口,探索與高校對接、與金融結合,與企業共贏、與國際接軌的技術轉移服務新范式,打造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示范、國際技術轉移樞紐和上??萍紕撔乱?。
“如今,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新疆、甘肅、昆明等地都已設立了分中心。我們希望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能夠聚焦技術轉移上下游各環節,形成技術、服務、產業資源集聚區,構建國家技術轉移戰略高地,打造全球技術轉移樞紐。”謝吉華說。
筑牢檢驗檢測認證“基石”
截至目前,上海已經形成以國有機構為主,民營和外資機構多元參與的檢驗檢測市場格局。2014年上海市檢驗檢測服務營業收入142.54億元,同比增長12.14%,其中收入超1億元的機構達24家。服務領域覆蓋建筑工程、制造業、科研技術服務、環境檢測、機動車安檢、食品衛生等各個行業。檢驗檢測服務日漸成為上海新型服務業的支柱。
“在全面創新的過程中,從新產品、新服務的設計研發到生產銷售,檢驗檢測認證將貫穿整個環節,建設科創中心離不開技術‘基石’,檢驗檢測認證資源的開放、共享是助推全球科創中心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朱春奎教授看來,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時代,意味著我們所關注的不僅僅是新產品、新服務,還要關注新的商業模式、新業態等,這與檢驗檢測認證產業所講的產品認證、體系認證和服務認證無不相關。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經濟研究所所長馬海認為,檢驗檢測認證產業與“互聯網+”有著特殊的契合點,一是研發模式、檢測模式的創新都可以用平臺共享的免費思維。此外,檢測認證產業在服務各行各業的“互聯網+”的過程中,可開辟一個新領域,“各個產業在加上互聯網的過程中,有很多‘痛點’,在產業升級中做增值服務,可以通過服務拓展市場成長空間。”
“目前,浦東新區已經集聚了一批國內外檢測認證龍頭企業,具備了發展檢測認證產業的良好基礎。”浦東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浦東新區將通過實施推動區內檢驗檢測機構整合、支持機構參與國際競爭、發揮行業中介組織作用以及擴大第三方檢驗結果采信比例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打造浦東“檢驗檢測服務高地”品牌。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季曉燁表示,改革是個復雜的系統過程,還需要多做調研、多做試驗。我們在探索中應正確發揮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用好“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以自貿區為改革的研發基地,以閘北區為改革的中試基地,逐步形成在全市范圍、國內其他地區可復制和可推廣的經驗。
創客空間滬上遍布開花
據了解,上海目前有科技創業苗圃71個、科技企業孵化器107個、科技企業加速器17個,形成了覆蓋該市所有區縣的孵化器網絡。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的推動下,今年上海市科委決定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尚未享受過創業服務補貼的眾創空間給予后補貼支持,加快推進眾創空間建設。
如今,白手起家的方加亮已經擁有全上海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為了讓更多創業者擁有孵化夢想的空間,今年年初他把主業交給專業人士打理,把生產流水線移往它處,騰出廠房、聚集資金,斥資打造了一個主體結構為3萬平方米的U型建筑—綠亮科創園。園內擁有室內網球館、親水平臺、屋頂花園、露天咖吧等一系列軟硬件設施,可以為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完善的服務。
“在這里,我們只管埋頭做科研,其他的根本不用操心。缺錢,有創新基金;吃喝,有廉價食堂;休息,有涼亭花園;玩耍,有室內球館。只要你有一項科技創新成果,或者一份科技創業方案,都可以隨時入駐。”上海盾構中心總經理孫偉國談起綠亮科創園時說到。
年輕人創新創業,一定要在市中心嗎?其實不然,在上海市科委的推動下,構建了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讓年輕人創業不再難。
上海戲劇學院大二學生韓小軍選擇了位于上海市郊區的楓涇小鎮。如今,他的創業項目“一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即將落戶楓涇,并已接到了幾筆藝術設計訂單。
“年輕人有一技之長,或者只要有一個金點子,來楓涇鎮創業,我們會盡可能為他補齊創業所缺的各種要素……”楓涇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日,上海臨港?楓涇科創小鎮“產學研創孵投”大平臺開始投入運行,接下來將引導產、學、研、創、孵、投各類資源集聚過來,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努力將楓涇鎮打造成為一個市郊特色的創客新天地。
“我們爭取用3年時間實現創新創業服務‘全覆蓋’,以簡政放權、商事制度改革、政府購買服務等為抓手,打造全球創客最佳實踐城市,為創客提供開源硬件平臺、開放實驗室、加工車間、產品設計和創意思想碰撞的空間。”上海市科委主任陳杰說。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