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阻器“神經網絡”
最近,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員演示了一種包含100個人工突觸的簡單人工神經元線路,第一次證明了這種線路能執行簡單的人類視覺功能——給圖像分類,這標志著人工智能的一項重大進步。
人腦比電腦具優勢
盡管人腦有著潛在缺陷,計算中會犯各種錯誤,但卻保持著一種強大而有效的計算模式,它能在不到1秒鐘完成某些特殊的任務,而一臺計算機要完成這些任務需要更多時間,消耗更多能量。
這些功能是什么?比如你閱讀一篇文章,你的大腦將對看到的字母和符號作出無數個瞬間決策,區分它們的形狀、彼此相對位置,并根據諸多背景渠道推導出不同層次的含義,這一切就發生在你閱讀文章的短時間內。改變字體,甚至字母方向,你仍能讀下去并推斷出同樣含義。
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論文稱,他們開發的線路使用了基本的人工神經網絡,在演示中能成功區分3個字母“z”“v”和“n”的形象,每個字母都有多種風格呈現,或加入各種“干擾”。這一過程就像人類從一群人中找出自己的朋友,或者從一串相似鑰匙中挑出正確的。簡單神經線路能正確地區分出簡單圖形。
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電學與計算機工廠教授德米特里?斯塔科夫說:“這是一小步,但卻是重要的一步。”隨著今后進一步發展,該線路最終可能擴展升級到接近人腦,人腦神經元之間約有100萬億個突觸連接。
論文作者之一、該校電學與計算工程系的法諾德?麥里克-貝亞特說:“雖然與實際神經網絡相比,線路非常小,但也足以證明概念的實用性了。”另一位論文作者吉娜?亞當也說,隨著人們對這一技術興趣的增加,研究動力會更足,“更多技術問題的解決,能讓它更快進入市場”。
記憶態存儲顯威能
這項技術的關鍵是憶阻器(“記憶”和“電阻”的結合),其電阻變化取決于電荷流動的方向。傳統晶體管是依賴電子和空穴在半導體材料中的漂移和擴散,憶阻器運作則以離子為基礎,與人類神經細胞產生神經電信號的方式類似。
斯塔科夫說:“記憶態的存儲是一種特殊的瑕疵濃度分布的形式,能在憶阻器內來回運動。”與純粹的電子存儲器相比,離子記憶機制有許多優勢,更適合用在人工神經網絡中。“比如,多種不同的離子濃度分布會帶來連續的記憶狀態,從而模擬記憶功能。”離子比電子更重,不容易隧穿,這讓人們能極大地升級憶阻器而不必犧牲其模擬性能。
這種模擬勝過數字記憶:要想用傳統技術實現與人腦同樣的功能,設備必須很大,裝載大量晶體管,這也會消耗更多能量。論文第一作者默克?普里茲奧索說:“人們發現,在高效的類腦計算中,傳統計算機的架構總有著不可避免的限制。而基于憶阻器的技術是受生物大腦的啟發,以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執行計算。”
然而,要想接近人腦功能,還需要更多憶阻器,以構建更復雜的神經網絡,才能做到人類基本毫不費力就能做到的事,比如辨認同一事物不同的樣子,或憑借一幅場景中的其他物體而不是目標物本身,推斷出其中有沒有要找的目標物。
未來計算機有新思
“最令人興奮的是,這種技術與其他大部分奇怪的解決方案不同,把它和普通的處理單元整合在一起并不難,而且大大促進了未來計算機的發展。”普里茲奧索說。
目前,這種新興技術可能應用的領域已經存在,比如醫療成像,改進導航系統使其能根據圖像來導航。隨著市場需求的發展,按照摩爾法則預測的數字晶體管成倍增加,傳統的電子設備將變得太過笨重。研究人員正在研制能量—效率密集型線路,要造出高性能計算機和記憶存儲設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研究人員還在繼續提高憶阻器的性能,升級線路復雜程度,增加人工神經網絡的功能。下一步他們將把一個憶阻器神經網絡和傳統半導體技術整合在一起,以演示更復雜的功能,讓這種早期“人工腦”做更復雜、更細微的事。理想情況下,這種“人工腦”由上萬億個這種憶阻器設備垂直整合在一起而構成,論文作者之一、材料科學家布萊恩?霍斯金斯說:“它們有許多潛在應用。毫無疑問它給了我們一種全新的思維。”
摘自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