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南京日報
PM2.5監測點覆蓋全省
各地實時濃度一看便知
在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國家科技園的樓頂上,有一根高高豎起的金屬桿指向天空,桿頭戴著一個圓圓的“帽子”,桿底連著一個一尺見方的金屬箱,箱體朝外一側有控制面板,上面顯示著各種數據。“這是我們的PM2.5實驗監測點,桿頭裝的是采集PM2.5數據的傳感器,通過金屬箱進行處理后,匯總到物聯網國家科技園內的大數據中心。”南郵物聯網科技園的專家告訴記者。
類似這樣的PM2.5監測點,全省各地共設置了72個,南京中華門、草場門、山西路等地均設有監測點。各監測點采集的數據經大數據中心匯總分析后,顯示在科技園一樓展示大廳的“智能環保智慧服務平臺”上。記者看到,在7月15日—16日的24小時監測圖上,15日20時的PM2.5值最高,達85;16日8—9點最低,數值為16。
工廠排污口裝上傳感器
數值超標將“標紅”報警
PM2.5只是這套系統監測的內容之一。除空氣環境外,它還集成了水環境、土壤、固體廢棄物、重點污染源、危險輻射源等八大方面的監控功能。
以“重點污染源”監控為例,全省所有重點排污企業均被納入系統,“2008年太湖藍藻爆發期間,到底是哪些企業排污,環保部門要派人一個一個企業地去找去查,非常不方便,有的企業還制造假象逃避檢查。現在,企業排污口都通過傳感器連接到數據中心,是否有污染一目了然。”記者在監控圖上看到,每個企業名下均標注了廢水、COD(含氧量)、總磷、總氮等數值,超標數值將被“標紅”,不懂環保的人也可以一眼看出數據超標。
這套系統是如何做到讓污染物“無處匿形”的?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朱洪波教授說,這是物聯網技術在環保領域的全新應用。首先是對連接對象狀態的感知,主要通過各種傳感器實現;然后將傳感器等進行網絡化連接,并通過多終端協同傳輸,以實現傳輸效率的最優化;三是將采集的數據送到大數據中心進行分析處理,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實現對環境的管理、控制等。
上百種傳感器應對復雜環境
水下機器人監測太湖藍藻
傳感器的研發和應用,是環保物聯網得以成形的一個關鍵。記者了解到,為了實現“對環境的感知”,我省在13個地市布置了20萬個監測點,遍布各種復雜的環境,使用了上百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例如在無錫太湖藍藻的監測上,還用上了水下機器人和低空飛行器。這些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通過有線或無線技術傳輸到大數據中心,讓環保人員“監控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以前,發現某個工廠偷偷排污,要派人上門去查處。現在,這套系統還可以做到‘反向控制’。”物聯網專家告訴記者,智能監控平臺可與供水、供電等系統連接,一旦發現污染超過規定值,即立即掐斷供電或供水,使排污企業付出極大代價。“當然這只是提供一種技術上的可能性,具體實施的話,還需要法律法規的支持。”該專家說。
如果裝在野外或污染企業排污口的傳感器遭到人為破壞怎么辦?物聯網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尚無法應對人為破壞,但系統會每天“自檢”,確認每個傳感器工作狀態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可以立即派人前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