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北京市在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業;因地制宜推動協同發展,探索組團轉移的新模式;發揮“智能制造”業的抓手作用,加快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淘汰“三高”行業為城市減負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其實是在為城市發展減重量。”張伯旭說,過去的幾十年中,北京曾經追求過“大而全”的產業發展模式,這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發展要求。但隨著發展形勢的變化,很多弊端也逐漸顯現,“城市病”隨之而來,資源緊張、污染變重、交通擁堵等都是人們能夠切身感受到的痛苦。“因此,我們必須轉換經濟發展模式,走集約、綠色、循環發展的道路,走更加高效的發展道路。疏解是為了破解城市病,是為了讓出空間和資源,是為了更好發展。”
在疏解過程中,不同類型的產業,有不同的疏解方法。“第一類是需要嚴控增量的產業,對于這類產業,要嚴格把關新項目,絕不再添新負擔。第二類是需要技改提升的產業,對于這類產業,要加強對現有產能的技術改造,提升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減少消耗和排放。第三類是產能落后、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的‘三高’行業和生產工藝,這類產業我們要堅決淘汰,就地關停退出。”
產業調控的標準何在?兩大目錄提供了準繩。張伯旭介紹,北京市將以《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和《北京工業污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為紅線,調控產業增量和存量,強化市區兩級協調配合,從企業登記、項目審批兩大入口確保禁限項目“零準入”,不符合首都功能的行業和生產工藝堅決退出。
“下一步我們還會同北京市發改委修訂新的禁限目錄,按照‘只緊不松’的原則,完善現有條目、增補新條目、擴大條目禁限范圍、調整條目適用功能區。”
此外,相關政策也將在產業疏解中發揮引導作用。根據《工業污染企業調整退出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符合條件的關停企業將得到一定的資金支持;對于調整搬遷的企業,污染企業搬遷政策將給予它們土地轉讓稅收減免支持;差別化水電價格則會形成倒逼機制,促進污染企業就地關停。
自2013年啟動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以來,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市已累計退出污染企業680家;今年上半年又退出185家,預計到今年年底,累計退出企業將突破千家;到明年年底,將提前一年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中退出1200家企業的任務。
“組團”轉移為協同發展提質
距離石家莊不遠,在河北省新樂市崛起的河北三元工業園,計劃可年產4萬噸嬰幼兒配方乳粉以及25萬噸液態奶,形成產銷一體化的現代化乳品加工廠。
作為消費者熟知的北京老字號,三元和河北結緣于2009年。2010年,三元便在石家莊成立了專門的奶粉事業部,三元奶粉就此扎根河北。而2016年即將投產的河北三元工業園,產能將是現有的4倍。相較于目前奶粉生產的奶源仍是從北京牧場運輸而來的現狀,未來奶粉生產和奶源地之間的配合將更加“無縫連接”。“目前三元正在河北定州市新建國內最大的單個牧場,奶源進入奶粉生產車間的時間將大大縮短。”
這個投資16億元的新園區,將成為年產奶粉4萬噸、各類液態奶25萬噸的綜合乳制品研發生產基地和物流中心,對加快石家莊市乳粉產業振興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正如駛上快車道的三元奶粉,產業協同發展不能憑北京一己之力,必須實現京津冀三地聯動的工作局面。天津、河北各有自己的區域特點和資源優勢,因此要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對接。
張伯旭表示,北京將主動加強與天津、河北經信部門的對接,積極參與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合作機制,著力在產業協同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類似這樣的產業對接活動,2014年以來已組織50余次,張北縣廟灘產業園IDC項目、北京現代第四工廠等多個項目都是對接活動的成果。
“企業將生產能力轉移出去,并不表示我們不管了。我們目前正在探索組團轉移,這樣能提高產業轉移的質量,將企業扶上馬、送一程。”張伯旭介紹。
今年1月落戶河北滄州的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園,在“組團入駐、統一規劃、集中監管”的建設管理模式下,嘗試突破現行的醫藥產業監管政策,實行異地監管。首期擬入園企業22家,涉及總投資61億元;康辰制藥、普瑞東方、協和藥廠等10家企業集體開工建設。張伯旭介紹,企業將生產環節放在河北,可以解決原料藥缺失、供應不足的問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新空間;而在產業扶持資金以及藥品監管等方面,又可享受北京生物醫藥企業同等待遇。“北京的科技資源優勢加上河北的低成本優勢,組團轉移,優勢更大。”
“未來我們還將面向京津冀推動組建大數據、可穿戴設備、健康醫療、工業機器人、通用航空等領域的產業聯盟,推出一系列關鍵技術和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平臺,優化產業布局,扮演好北京在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中組織者和引領者的角色。”張伯旭表示。
聚焦“智能制造”為創新增力
產業都疏解走了,北京還會留下什么?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和非優勢產業,就像剝白菜幫一樣,留下的“白菜心”,就是高精尖產業體系。
幾個月前上線的中航聯創平臺,就是產業體系中的代表之一。
今年3月3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在北京宣布,中航聯創平臺——“愛創客”正式上線運行。這是“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之后我國啟動的首個大型產業互聯創新創業平臺。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打造“互聯網+開放創新+研發協同+智能制造”的開放式創新和聯合創業平臺,解決創新創業要素互聯互通問題,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全流程的創業O2O服務。目前,平臺聚集創客用戶3.5萬,已挖掘和正在培育項目13個。
哪些產品和產業屬于高精尖產業體系?創新前沿產品、關鍵核心產品、集成服務產品、設計創意產品、名優民生產品,是需要引導市場聚焦發展的五大類產品。集成電路、信息安全、4G移動通信、大數據與物聯網、智能制造裝備、新一代健康診療、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則是要實施產業生態建設工程的“八大專項”。
“為了完成從‘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創造’的戰略轉型,我們把智能制造作為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京津冀產業協同的重要抓手予以推動。”張伯旭表示。
在今年國家立項的43項智能制造標準中,北京市相關單位牽頭實施的有23項,超過總數的一半;在北京聚集發展的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創新研發機構有十余家;國家機器人檢測認證等平臺獲國家支持并開始建設。
張伯旭說,北京的定位是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將要抓住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契機,聚焦“智能制造”業發展,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