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技術將有效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的管控手段,解決石油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可節電35%左右、節水10%至20%。
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技術將有效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的管控手段,解決石油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可節電35%左右、節水10%至20%。
由深圳市宏事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技術,日前獲得2015年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第3批創業資助項目。該系統將徹底解決石化產業中由于塔壓不穩造成工藝不穩的歷史性問題,提高目標產物丙烯產量2%,每年單套裝置實際增加產值超7000萬元,產品純度可達99.8%,是我國在石化節能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石油化工產品需求量逐年上升,而因油品、化工原料的產品純度及產能低下給社會帶來環境污染及能源浪費,形勢嚴峻。據宏事達公司總經理李艷兵介紹,石油化工工藝生產能否穩定,直接關系到油品質量、產量和大氣的污染程度,這一切都與循環水冷卻系統密切相關。目前,我國一套完整的工藝裝置輔助系統中,加熱系統和物料系統技術早已成熟,但我國冷卻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始終處于落后階段。循環水的不穩定直接導致了油品分離時工藝壓力與溫度不穩定,致使生產出來的油品品質不夠優化,進而使得汽車排放廢氣增多,造成二次污染嚴重。同時也因為生產工藝的不穩定使得生產過程始終處于高耗能狀態。因此,針對如何配置相關冷卻系統能達到降低單耗以提高產品品質和產品產量的研發迫在眉睫。
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技術將有效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的管控手段解決石油化工產品生產過程中高耗能、高污染的現狀。該系統采用“系統節能”的理論,以工藝運行的穩定性及用電量、用水量最低為目標,通過循環水的風機負荷跟蹤模塊、水泵負荷跟蹤模塊、水泵出口處在線匹配控制模塊、生產工藝穩定運行控制模塊的數據信息收集,利用智能系統主站控制模塊進行數據信息分析、處理的核心軟件,對其4個模塊進行智能數字化控制,達到對水泵、風機的運行臺數及轉數精準調控。
李艷兵指出,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將能解決現行水泵存在的水泵性能離散性大、水泵不能在最高效率點運行、末端功能設備冷熱不均、不能實現按需供水或按需配備冷量、冷卻塔不適應變水量運行等5大問題。
“冷源系統數字化、熱源與物料數字化將是未來中國石油化工智能制造進程中的重點突破領域,將帶來石化工業4.0時代。”李艷兵表示,石化生產冷源數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統的應用可提高石油化工產能10%至20%,石油化工產品純度可達99.8%,可實現節電率高于35%左右、節水10%至20%、節藥劑量30%至50%,能為冷卻設備創造一個安全、高效、精細化生產的溫度環境,為產能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證,為循環水冷卻系統從工業化提升到信息化的升級換代提供保證,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該系統技術已獲得了相關實用新型專利及9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另有發明專利在實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