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世紀新能源網
自從“互聯網+”的概念興起以來,“能源互聯網”突然成了個時髦的熱詞。不少人紛紛開始進行“能源互聯網”概念的炒作。在這些炒作中,絕大部分人混淆了一個概念,就是將“能源互聯網”與“互聯網+能源”等同了起來。
時髦的誤區
其實,能源互聯網與現在的“互聯網+能源”不僅不是一回事,而且,兩者之間相差十萬八千里。
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是杰里米-里夫金在他那本著名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能源互聯網的建立,而他所說的能源互聯網,指的是電力能源網絡的互聯所形成一個全新的體系,而不是信息互聯網加上現有的能源體系。
各國在能源互聯網上的研究
能源互聯網并不是現在才開始研究,早在21世紀初期,就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家的重視。
2011年6月13日,美國白宮宣布實施一系列新的計劃,以加速國家電力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支撐與能源互聯網緊密相關的電網創新項目(如FREEDM系統),并推進清潔能源經濟轉型。該能源互聯網建設計劃在2030年完成。
2011年,歐盟發布了“能源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的戰略報告,提出了將歐盟各個國家的電網、氣網等能源網絡聯起來,建成跨歐洲的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構想。其 中,2011-2014年,德國計劃撥款34億歐元,重點資助與能源互聯網相關的關鍵技術,包括能源儲存技術、電網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等。英國政 府積極對以能源互聯網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進行政策支持,將能源互聯網落實到電動汽車和電網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上,制定了詳細的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和 強互動性智能配電為主要目的的智能電網建設計劃,并制定出到2050年的智能電網線路圖及實施方案。
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能源互聯網的建設。201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就向國務院各部門官員推薦《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在該書中,里夫金寫到: “建設能源互聯網基礎設施,以此為支撐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如果做到這一點,中國目前巨大的新能源潛力,將被極大釋放和充分利用,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解 決目前中國新能源產業面臨的困境?!?/p>
國內的電力科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均對能源互聯網以及智能微電網進行了研究。2010年7月15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能源研究會、國家能 源專家咨詢委員會等機構的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并通過了《中國智能能源網發展模式及實施方案》課題研究成果,這里的智能能源網就是能源互聯網的另 一個說法。
究竟什么是能源互聯網?
能源互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能量管理技術,將大量的微電網互聯起來,實現能量和信息的流動和互通的能量對等交換與共享網絡?!?/p>
可見,能源互聯網的形成有一個基礎,那就是“大量的微電網”。
簡單地說,能源互聯網是能源的互聯,而不是信息的互聯。它的拓撲結構有些像信息互聯網,目前,骨干電網相當于信息互聯網的干線,或網絡總線,而每個微電網相當于一個局域網。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為什么說把能源互聯網理解為“互聯網+能源”是個誤區。雖然現在的信息互聯網是今后的能源互聯網重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互聯網+能源”只不過是能源互聯網的一個子功能,相當于目前所說的“智能電網”的概念。而能源互聯網更加重要的變化是能源的互聯。
能源互聯網相關技術
由于能源互聯網是大量的微電網的集合,因此,微電網的技術是發展能源互聯網的前提。除此之外,能源互聯網涉及的廣域能源互聯技術,包括能源互聯傳輸相關技 術,微電網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技術(也就是俗稱的“互聯網+能源”技術,涉及到實時大數據處理等問題),多種能源方式(電力、燃氣、供熱、制冷等)的高效 集成技術,能源與其它公共服務的集成技術,等等??傊?,能源互聯網的實現涉及到很廣泛的技術,并非只是電力專業一門技術。不少技術都是已經在其它行業里大 量應用,但在能源互聯網這個新的框架下需要重新找到實現的新的方式。
能源互聯網大規模應用的條件
鑒于微電網是針對新能源的應用形成的組網技術,因此,能源互聯網也是針對新能源所形成的廣域能源互聯技術。因此,能源互聯網形成的條件,其實取決于新能源 對于傳統能源的取代程度。這里面除了技術原因外,還有政治、環境的原因,也有經濟原因。在這里,則主要列出能源互聯網在中國能夠得到大規模發展與應用的幾 個主要條件。
1)新能源成本下降導致需求市場化
無論哪種新能源,其發展的快慢與成本的高低息息相關。目前,在我國西部陽光較好的地區,發電成本已降到了0.6元/千瓦時,可以實現平價上網。如果說早期 的新能源是由政府補貼的政策推動的話,那么,隨著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的成本不斷下降,新能源發電即將從依賴政府補貼的商業模式過渡到完全市場化的商業模 式,預示著新能源產業即將面臨一個井噴式的增長和一個長期的高速發展。
2)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帶來的巨大的能源市場
國家已經制定了城鎮化的規劃目標,我國在2020年要將城鎮化率從現在的50%提高到70%,這意味著有三億人要進入城鎮化的生活,至少要增加3億千瓦的 用電容量,相當于目前全國總用電量的1/3。這么大的用電量國家已經決定要全部用可再生能源來滿足,否則霧霾等問題將成為致命的社會問題。但是,城鎮化的 用電不可能通過大規模的地面電站解決,必須依靠以智能微電網組成的能源互聯網方式,才是最佳、最實用的方案。
3)歐美雙反促使中國政府加快推出了新能源的支持政策
近年光伏和風力發電價格的不斷下跌,將使光伏發電從目前的補充能源一躍而成為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歐美不愿自身國家未來的支柱能源由中國主導,因此先后 試圖以“雙反”等貿易保護措施來遏制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以保持其在傳統能源多年來形成的壟斷供應局面,并通過石油供應和運輸的優勢來扼住中國經濟發展的 脖子。
從上面可以看到,能源互聯網的形成現在已經基本具備條件。尤其是第三條,光伏、風力等新能源目前已經連續兩年造成了我國石油進口需求的下降,對于國際石油 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給我國的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既然成果初顯,我們當然要再接再厲,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而新能源的大量應用,最終一定是通過 能源互聯網的形式進行的。
所以,我們要大力推動能源互聯網,但不要將“能源互聯網”局限在“互聯網+能源”這個狹窄的領域中,雖然“互聯網+能源”作為智能電網的形象稱呼,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但這兩者還是有著天壤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