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
物聯網核心究竟是什么?用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劉海濤的話來說,“物聯網是超越智能化與超越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深度融合的全新體系,是第三次信息產業浪潮、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支撐。”
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加快了各國競爭實力的消長變遷,為改變現有世界經濟格局創造了歷史性機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把發展物聯網作為擺脫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復蘇和占領全球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加快物聯網的研究和發展。
2009年以來,美國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并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回應;歐盟公布了物聯網行動計劃,將物聯網上升至區域戰略高度;日本將物聯網列為國家重點戰略之一;韓國出臺了《基于IP的傳感器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將物聯網確定為新增長動力。
事實上,我國早在十多年前同樣開始了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研究,無論技術,還是標準,與國際基本同步。但是一直沒有上升到國家戰略布局物聯網產業。在如此的形勢下,可以說,我國發展物聯網迫在眉睫。
2009年,我國政府從實現技術自主可控,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兩化融合;發展特色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提升整體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出發,提出實施“感知中國”戰略。
6年過去了,我國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現狀如何?物聯網產業又該走怎樣的發展路徑?日前,科技日報記者深入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究機構、示范企業和應用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
從建好“感知中國”示范區起步
如何發展物聯網?6年前的8月,國務院決定在無錫建立“感知中國中心”,并采取部省市“三級聯動”的舉措,快速啟動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建設,以此來輻射帶動全國物聯網產業發展。
之所以選擇無錫,關鍵在于這里是國內電子信息產業起步較早和相對集中的地區,在技術標準、市場應用、人才資源等方面擁有一定的先行優勢。同時,開放優勢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經驗優勢,也將為物聯網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無錫在國家17個部委支持下,本著“先行先試、扎實推進、引領輻射”的原則,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無錫市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年)》,并快速制定出臺了科技創新、產業倍增、行業應用、金融服務、載體建設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和配套措施,重點建設了一批物聯網研發創新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了包括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中心、公共技術平臺與專業孵化器在內的一批重要科技基礎設施。
特別是在多個國家部委出臺密集政策引導,以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支持下,無錫政府與中國科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和一批國內知名高校及各大通信、廣電、電力運營商緊密型合作,在無錫成立物聯網研發機構,全面開展物聯網相關技術研究,產生一批物聯網創新成果,形成一批物聯網領域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構建一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委密集出臺支持物聯網發展的政策,根據不同地區的技術、產業、資本等優勢,加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進行物聯網產業的戰略布局。
在政策引導和“感知中國”示范區帶動下,我國物聯網蓬勃發展,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快速突破,形成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空間格局,已有4個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和多個物聯網產業基地。全國物聯網及相關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85%。
從關鍵技術與標準化上“發力”
我國物聯網快速發展的背后,除了政府推進公共平臺建設、完善服務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之外,關鍵在于我國從實際出發,在關鍵技術與標準化上集中力量,共同“發力”來解決制約物聯網產業的核心難題。
記者了解到,我國物聯網的起源是很亂的。電信、互聯網、傳感器、溯源和身份識別、智能化、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統、行業等領域都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物聯網是什么。
“‘感知中國’戰略實施之初,我國物聯網產業正處于變革的前夜。變革以哪一方面作為突破,一直爭論不休。特別是互不兼容、重復建設、標準缺失等因素嚴重制約著物聯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而當時,物聯網標準已成為國外標準化組織的工作熱點。”劉海濤說。
如何抓住機遇,破解物聯網產業難題?相關專家認為,“科學統一的標準體系,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物聯網標準化工作迎頭趕上國際先行國家,是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技術、產業及應用的基礎。只有做好頂層設計,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形成技術、標準和產業協調促進機制,方才能夠保障物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國務院和相關部委高度重視下,2010年11月,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在深入分析物聯網應用的前基礎上,提出“全面、明確、兼容、可擴展”的原則,根據物聯網三層體系架構,組織集中力量投入基礎標準和應用子集標準兩個層次研究,以此來建立科學統一的物聯網標準體系。
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通過采用現有標準、修訂現有標準和制訂新規范等策略,很快形成應用標準、總體標準、應用支撐標準、傳輸層標準、感知層標準等技術規范,為今后物聯網產品研發和應用開發中對標準的采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近年來,我國物聯網創新再攀新高,核心區效應成效顯著。截至去年,僅無錫高新區牽頭和參與制定的物聯網國際標準就有9項,國家標準14項,行業標準25項。
在“追趕”過程中,把物聯網作為物理在研究,從物理的角度、實體世界的角度研究推動物聯網。幾年來,劉海濤團隊提出的物聯網三層架構、共性平臺+應用子集產業化架構與發展模式等物聯網頂層設計被物聯網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全面采納,在國際物聯網標準化組織中擁有過半的主編輯席位,為中國贏得了絕對話語權。
今年5月,新成立的WG10物聯網標準工作組通過將同步轉移原中國主導的物聯網體系架構國際標準項目,并由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專家繼續擔任該體系架構項目組主編輯。
今天,我國繼續擁有國際物聯網標準最高話語權,物聯網標準和技術應用更是已經步入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著WG10成員國發展。
從示范與應用帶動產業整體發展
6年來,在我國發展物聯網產業上,正是由于堅持“創新驅動、應用牽引、重點突破、協同發展”原則,以總體布局規劃發展、整體推進核心突破、資源整合開放合作,以做大產業、做強企業為突破口,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驅動力,以集聚創新要素為支撐,以培育高端企業為著力點,已從培育期進入了發展壯大期,應用也從政策扶持期進入市場導向期。
就拿先行先試的無錫來說,依托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原有產業基礎、產學研合作、資本嫁接等,如今物聯網技術已經開始在交通、安防、電網、物流、農業、電力、環保、工業、質量追溯等眾多領域應用,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物聯網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應用示范中心。
記者在無錫高新區了解到,這里作為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已集聚物聯網企業1000多家。2014年,全區實現物聯網核心產值720億元,連續三年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
不過,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我國物聯網發展還存在著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產業規模小而散、產業鏈發育仍不完全健全,高端綜合集成服務能力不強,缺乏骨干龍頭企業,應用水平較低,且規模化應用少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從戰略高度出發,建立頂層架構總體設計,進一步推進國家物聯網技術產業體系的構建;要通過完善規劃與布局,盡快解決沒有重點地一哄而上、遍地開花的突出問題;要看到我國在物聯網領域的技術、標準與市場優勢,決不能“崇洋媚外”;要全面建立以物聯網客觀誠信體系為主的中國誠信體系建設,特別是客觀信用體系下的金融體系的建立;要重視推進物聯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中融資難。
也有業內人士提出,要加強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解決項目建設、應用推廣、產業發展中的問題;要著力扶持物聯網重點創新項目的研發與應用,盡快形成規模應用示范,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行業的應用,促進我國物聯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讓物聯網產業切切實實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勁增長點。
摘自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