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廣東珠海舉辦。據悉,這是廣東省落實《中國制造2025》,以及廣東出臺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和項目規劃》的重要舉措。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珠江西岸“六市一區”正形成優勢互補、上下游銜接的產業鏈條
珠海正攜手珠江西岸的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和佛山市順德區,抱團打造先進裝備制造區域品牌。日前,《經濟日報》記者跟隨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走訪了上述“六市一區”,親身感受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在珠海高欄港區,中海油正全力建設國內首個深水海工裝備制造基地。該基地一期已生產出4個采油平臺,二期也將于年內建成,預計今年產值將達100億元。高欄港發揮深水大港資源優勢,建設沿海沿江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布局了海上鉆井平臺、海上油氣田設施等重型裝備制造產業項目。目前,已有中國海油、三一重工、太陽鳥游艇等企業進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珠海立足市場優勢和產業基礎,初步構建了海洋、航空、交通和智能制造“3+1”特色裝備產業體系。用副市長王慶利的話來說,珠海要做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龍頭。
在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志安介紹,中國自主研發的AG600,是當今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水陸兩棲飛機,今年底前完成總裝,2016年上半年實現首飛。目前,公司已有四款飛機涵蓋了大、中、輕型通用飛機產品,在通用飛機整機及復合材料的零部件制造技術上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在玉柴船舶動力有限公司,今年6月,世界首臺商用雙燃料低速船用發動機在珠海交付;在中國中車珠海基地,記者看到采用世界最先進技術生產的100%低地板有軌電車,首條線路即將在珠海投入營運;珠海啟世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主要承擔焊軌機、不落輪鏇床等設備的開發、制造和銷售,產品及服務遍及國內外;珠海格力電器展示了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智能AGV等自動化產品。特別是企業自主研發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水冷離心式冷水機組(定頻)”日前順利通過科技成果評定,成功填補我國空白。
“千人計劃”入選者張云飛告訴記者,珠海云洲智能科技制造出中國首款海洋高速無人船,目前產品已銷往全國14省31市,并于2015年7月動工建設中國第一個無人船產業基地。
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珠江西岸“六市一區”正形成優勢互補、上下游銜接的產業鏈條。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例,珠海重點發展深水鉆井平臺以及海上鉆井采油平臺配套設備;中山市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輔助船、海上風電安裝船等;江門市重點發展特種工程船和中小型船舶產品;佛山重點發展多功能海洋工程船;陽江正在培育和發展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裝備。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方面,江門市重點發展城際和城市軌道車輛;珠海和佛山市則重點發展低地板車和區域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通用航空裝備產業方面,珠海市重點發展通用飛機總裝、部裝、飛機零部件生產等,陽江市則積極培育發展對私人飛行器或公司商務飛機的通用航空服務業務。
產業龍頭意味著服務和支撐。作為珠江西岸唯一的自貿試驗片區,珠海橫琴定位為“服務高地”,著力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提供高端配套服務。以金融服務配套為例,橫琴自貿區借助金融創新政策,吸引了一批與裝備制造緊密相關的金融機構相繼落地,為珠西裝備制造發展帶來更多的資本驅動力。今年3月底落戶橫琴的久隆財險正式獲批籌辦,填補了廣東省乃至全國裝備制造保險的空白。
橫琴自貿片區的發展,將為產業發展提供一個走向國際、接軌國際的平臺。同時,一個個國家級檢驗檢測平臺逐步落戶珠海,將為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打下基礎。去年底,珠海市政府與華南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設華南理工大學珠海現代產業創新研究院,將成為推動珠海乃至廣東發展現代產業的公共創新服務平臺。
據了解,去年珠海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01億元,初步具備了產業帶動能力。“珠海制造”正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中高端競爭,繼續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節能環保智能家電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培育龍頭企業,并在行業細分領域鍛造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