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2015北京BICES展——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隆重舉行。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兵團,也集中在展會上亮相。圖為中聯重科的設備助力央視“天鷹”攝像系統的搭建。
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在何方?是繼續堅守,還是奮力突圍?9月22日至25日,2015北京BICES展——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及礦山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隆重舉行。
本屆展會展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知名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以及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也競相亮相。以中聯 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兵團,也集中在展會上亮相,并帶來了一系列全新產品、及最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今年亞太地區最大的工程機械行業盛會已經落幕,但圍繞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話題卻在發酵:在僧多粥少成為市場常態的情況下,工程機械企業以及產業集聚的地區,如何才能打破發展的迷局,闖出一條全新的產業發展之路。
2015北京BICES展迎來長沙主題日
世界工程機械看中國,中國工程機械看長沙。這一醒目的標語牌,出現在2015北京BICES展館,引來了國內外專業觀眾的關注,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長沙工程機械產業的地位和豪氣。
9月23日,位于北京順義區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迎來了本次展會的重頭戲——“BICES 2015長沙日”。當天,由長沙市政府主辦,長沙經開區管委會承辦的“長沙裝備制造與一帶一路”建設研討會也火熱舉行。
長沙是我國工程機械產業的一個主要集聚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工程機械產業已成為長沙工業發展的一面旗幟。目前,長沙工程機械年產值,占 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值的23%,工程機械設備出口,占全國工程機械裝備出口的7.5%,形成了“世界工程機械看中國、中國工程機械看長沙”的格局。
長沙裝備制造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一焦點話題也吸引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國 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等單位參與,以及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駐華經濟參贊參加研討。
全新亮相,工程機械湘軍展示強勁實力
中聯重科的藍色、三一重工的紅色、山河的綠色,在各種制式的工程機械產品海洋中,長沙工程機械軍團顯得格外醒目……
在本次展會上,中聯重科展示了新一代智能化裝備。公司參展的QY80V汽車起重機,全面升級的智能化操控動作性能及安全系統,既能保證工作速度、平順性和微動性的完美平衡,又確保產品安全、人員安全和施工安全。
而擁有最先進傳感技術的ZR290旋挖鉆機,也是一款代表中聯重科智能化思維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產品,采用了中聯重科自制旋挖鉆機專用底盤,將動力系統與液壓系統完美匹配。
本次北京BICES展,三一重工帶來了五款經典設備,包括融合民族工業力量,世界頂級品質的汕德卡底盤泵車、全新全輪轉向75T汽車起重 機、連續5年單機型銷量冠軍,市場占有率達35%的三一SY75C挖掘機、礦山市場“明日之星”SY245H挖掘機、新一代綠色環保,天然氣攪拌車等。每 一款設備都吸引了不少前來觀展的游客駐足觀看。
山河智能攜一批智能工程機械產品亮相,其中令人注目的是國內首創的“SWCH598-115M全液壓履帶樁機”也首度參展。展會期間,公司還與北京市政、寧波易通、韓國CNE等客戶簽訂相關購買合同。
市場雖然有點冷,但堅守仍是必需的
如果說創新元素,是本次展會企業最好的技術語言和競爭名片。那么,與昔日展會的歌舞升平,模特美女如云相比,今年的展會顯得更加樸實,這里面固然有節儉辦會的考慮,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工程機械行業“冷”的一面。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公布的“2015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顯示:作為世界經濟風向標的全球50家工程機械制造商,2014年 銷售總額為1595.46億美元,同比下滑10.68%。中國上榜的10家企業,銷售額為212.91億美元,同比下降24.52%。
世界工程機械產業至今仍處于下行區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工程機械產業整體形勢不客觀,業內企業、相關產業園區是繼續堅守,還是奮力突圍?對此,業內十分關注工程機械湘軍的動向。
既要堅守,又要尋機突圍,尋找產業轉型升級之路!在本次展會上,長沙鄭重宣布,2015中國(長沙)國際工程機械配套件博覽交易會將于今年 11月9日至11日在長沙舉行。舉辦長沙國際配博會,既是一種堅守,更是著力拓展國際市場,加速工程機械產業結構升級,延伸產品鏈,推進工程機械向高端、 大型、智能化發展。
突出重圍, 對接國家“一帶一路”
堅守,不是墨守成規、不作變通地消極等待行業回暖,而是堅守工程機械主業不動搖,堅定對行業未來前景的信心,練內功、謀轉型、求突破,通過各種舉措不斷將工程機械業務做大、做強。
突圍有兩種,一種是空間上的,一種是領域上的。領域上的突圍,是指企業在工程機械以外的其他業務拓展,比如中聯重科的農機和環衛產業,徐工的環衛和重卡,三一重工的海工裝備甚至PC產業等等,國內工程機械巨頭們正紛紛通過多元化的路徑,降低風險,提升實力。
空間上的突圍則是指走出國門去競逐海外市場。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斷加快,據海關數據,近4年我國工程機械 產品出口額分別為159.09億美元、182.24億美元、195.3億美元、197.92億美元。各大工程機械產業巨頭不約而同地將海外市場視作未來挖 潛的重要方向,海外銷售占比連年提升。
另一方面,國家政策也在為工程機械“走出去”護航,最為典型的當屬今年以來引起全球矚目的“一帶一路”戰略。專家預測,2015年至 2019年間,“一帶一路”沿線核心國家的累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約為3.26萬億美元,僅2015年這一數據或能達到5580億美元,按照工程機械產品 價值占投資5%的經驗數據來計算,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175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而展望2020年,“一帶一路”帶動國內工程機械產品的出口額更是有望 增長到540億美元。
目前,工程機械湘軍正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和裝備出口戰略,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