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今日將在聯合國總部開幕,美、歐與發展中大國等八十余位國家領導人已確認與會。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將出席會議將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會議面臨一系列阻礙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毒┒甲h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在2012年到期,所以2007年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計劃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就2012年后應對氣候變化達成新協議。
現在,距離哥本哈根會議僅有三個月時間,但國際社會仍然在許多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談判進展緩慢。哥本哈根會議能否拿出一份各國皆認可的“新協議”仍然帶有很大懸念。
今年6月,聯合國2009年第二次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德國波恩舉行,其目標是為今年年底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新協議準備草案,來自全球174個國家和230個非政府組織的約3000名代表參加此次談判。
但在此次會議上,發達國家的減排承諾與他們的歷史責任、發展階段、公約要求和減排能力相比極不相稱。雖然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宣布了它們減排的中期目標。但是,與科學界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各國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排放25%-40%相比,各國的保證遠遠達不到預期。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千方百計減輕自己的減排責任,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義務。
此外,談判的阻礙還停留在三大議題上:第一,如何為各國的減排行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第二,發展中國家如何制定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減排戰略;第三,各國政府如何改變各自傳統的發展模式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發達國家能否有實質行動成突破關鍵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李克新參贊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化談判是全方位的,要在減排、適應、技術、資金等幾個方面同舉并重。就目前的談判進程來看,發達國家如何在技術和資金問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將成為談判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以及‘巴厘路線圖’,最核心的是發達國家要在技術和資金問題上拿出具體行動,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談判最重要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中國家才有可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根據各自的國情,在減排問題上做出自愿的行動、采取自愿的措施,這樣才有可能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一個雙贏、互利的協議”李克新說,中國現在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更長遠的目標是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而所有的努力都和今后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在本次氣候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進一步闡明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則、立場和對哥本哈根會議的期望,并宣布中國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
在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前夕,中方外交部曾表態,中方主張將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基本框架,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第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第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第四,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舉并重。
中國將帶最大誠意談判
盡管中方的態度和立場非常堅定,但是,李克新也表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胡錦濤主席會全面闡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也會介紹我們國內所采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些很好的做法,包括清潔、可再生能源等一些很好的做法。同時他也會呼吁加強國際合作,對如何開展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合作提出中國的主張和見解?!?
盡管氣候變化談判的進程面臨諸多困難,但李克新參贊表示,“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因為有這樣一個框架、一個協議,對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是有利的。可以說我們是抱著最大的誠意去參與這樣的談判,也希望各方面本著互諒互讓和尊重歷史以及客觀現實的態度來對待這次談判,希望哥本哈根會議能夠取得一個圓滿的結果。”
會議面臨一系列阻礙
為了人類免受氣候變暖的威脅,1997年12月,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毒┒甲h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在2012年到期,所以2007年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計劃2009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就2012年后應對氣候變化達成新協議。
現在,距離哥本哈根會議僅有三個月時間,但國際社會仍然在許多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談判進展緩慢。哥本哈根會議能否拿出一份各國皆認可的“新協議”仍然帶有很大懸念。
今年6月,聯合國2009年第二次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在德國波恩舉行,其目標是為今年年底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性新協議準備草案,來自全球174個國家和230個非政府組織的約3000名代表參加此次談判。
但在此次會議上,發達國家的減排承諾與他們的歷史責任、發展階段、公約要求和減排能力相比極不相稱。雖然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宣布了它們減排的中期目標。但是,與科學界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各國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排放25%-40%相比,各國的保證遠遠達不到預期。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千方百計減輕自己的減排責任,并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義務。
此外,談判的阻礙還停留在三大議題上:第一,如何為各國的減排行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第二,發展中國家如何制定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減排戰略;第三,各國政府如何改變各自傳統的發展模式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發達國家能否有實質行動成突破關鍵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李克新參贊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化談判是全方位的,要在減排、適應、技術、資金等幾個方面同舉并重。就目前的談判進程來看,發達國家如何在技術和資金問題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將成為談判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以及‘巴厘路線圖’,最核心的是發達國家要在技術和資金問題上拿出具體行動,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談判最重要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中國家才有可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根據各自的國情,在減排問題上做出自愿的行動、采取自愿的措施,這樣才有可能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一個雙贏、互利的協議”李克新說,中國現在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更長遠的目標是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而所有的努力都和今后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在本次氣候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進一步闡明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則、立場和對哥本哈根會議的期望,并宣布中國進一步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
在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前夕,中方外交部曾表態,中方主張將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應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基本框架,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第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第三,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第四,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舉并重。
中國將帶最大誠意談判
盡管中方的態度和立場非常堅定,但是,李克新也表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胡錦濤主席會全面闡釋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也會介紹我們國內所采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些很好的做法,包括清潔、可再生能源等一些很好的做法。同時他也會呼吁加強國際合作,對如何開展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合作提出中國的主張和見解?!?
盡管氣候變化談判的進程面臨諸多困難,但李克新參贊表示,“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達成這樣一個協議,因為有這樣一個框架、一個協議,對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都是有利的。可以說我們是抱著最大的誠意去參與這樣的談判,也希望各方面本著互諒互讓和尊重歷史以及客觀現實的態度來對待這次談判,希望哥本哈根會議能夠取得一個圓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