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政策層面和未來趨勢判斷,外部因素都有利于我國再制造產業化的加速發展,但目前似乎再制造的推進并非人們想像的那樣順利。
“據我了解,現在很多企業對再制造這項工作還是一頭霧水,有的更是對再制造抱著拒絕的態度,這些企業考慮的是,一旦實施再制造生產,其再制造產品一定會沖擊原有的新產品市場。再制造的產品越耐用,新產品受到的沖擊就會越大。”日前,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理事長魏連成說,“這種狀況勢必會影響我國推進再制造工作的進行。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加深人們對再制造的認識,而國家相關部門也應該從稅收等方面對再制造產業發展予以支持。”
設計階段應植入再制造理念
我國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已經明確了汽車、機床等產品要推進再制造工作,那么相關的配套政策就應該盡快出臺,從而保證《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實施,推進再制造工業的順利進行。從現在起,在一些產品的設計階段就應該植入再制造理念,不斷地把再制造技術及理念向前延伸。
———李冬茹“人們對于再制造的認識是推進再制造的關鍵”,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綠色制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李冬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指出,當前人們對于再制造的概念更多地還停留在翻新、維修、改造的簡單理解平面上。而對于再制造過程中所實施的新工藝、新技術,以及再制造產品的低成本等特性都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據了解,當前專家學者對于再制造概念的表述雖然略有不同,但中心內涵還是較為一致的。即認為再制造加工主要是針對達到物理壽命和經濟壽命而報廢的產品,在失效分析和壽命評估的基礎上,把剩余壽命的廢舊零部件作為再制造毛坯,通過采用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等技術加工手段,使其性能恢復甚至超過新品。用專家的話講,再制造產品等同新品甚至超過新品,但價格卻比原來便宜一半。
再制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在當時由于資金與資源的缺乏,一些美國企業開始通過產品的再制造,來尋找節約資金和資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這種經濟大背景與眼下的經濟形勢頗有些相似,同樣是經濟危機,同樣是資源需求的緊張和價格高企。這些外部因素為中國推進再制造工作提供了最佳契機。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中國機床保有量大概在700多萬臺左右。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每年有3%~5%的廢舊機床需要進行再制造的話,那也有21萬~35萬臺左右的規模。現在國內從事機床維修改造的企業不過2000多家,其中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再制造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再制造擁有多大的發展空間”,魏連成說到。
“市場很大,但要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與再制造相關的各個方面做更多的努力”,李冬茹認為,“首當其沖的應該是政府層面給予更多的支持。”不久前,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更早之前出臺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監管辦法》,這預示著來自政策層面的利好正在不斷釋放。不過,李冬茹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在她看來,我國再制造工作的推進還有很多政策問題需要破解,實現再制造產業化發展就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李冬茹指出,改變人們認識觀念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推進再制造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科技領域的支持,并且多加宣傳。她建議,國內企業應當積極尋找國外合作伙伴,引進再制造技術,同時也應當在國內加快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應用,使再制造產業發展能夠得到一個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再制造發展亟待政策引導
“再制造需要的逆向物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創造需求,這比建立固定的渠道還有效。再制造企業增多后,市場需求會驅使很多企業來從事廢舊產品的回收工作。這同樣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引導再制造企業盡快發展起來”。
———魏連成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再制造企業是美國的卡特彼勒公司,這家企業不僅自己在從事工程機械方面的再制造,而且近幾年還收購了北美等國其他汽車再制造企業。2007年,這家公司再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已實現200億美元。歸結其成功的原因,還是成熟政策及市場環境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了解,在美國相關的政策法令允許廢舊零部件參與市場流通,同時也允許舊件可以像原材料一樣跨國流通。此外,美國還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能夠確保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的利益。針對再制造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美國也有相關的明確規定,如原制造商的商品在第一次出售時,其產權就隨原產品轉讓給了消費者,消費者在產品消費后,無論是報廢、維修還是重新制造,原制造商都無權干涉。還有就是不論產品瑕疵是原來產品就存在,還是原來產品經過使用后性能降低所致,或是再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再制造廠商要對其產品產量負責。
而當前我國再制造行業卻仍處于起步階段,整個行業存在準入門檻低,行業隊伍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目前,機床、工程機械再制造行業基本上還是業主與再制造雙方的單線聯系。再制造產品的回收渠道十分復雜,沒有一個完整的回收體系,一些廢舊機床集貿中心提供的廢舊機電產品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此外,由于缺少可作為依據的、具有權威性的標準和規范,如再制造產品的質量標準規范、再制造企業的資格認證體系等,有關質量、周期、相關服務等方面的糾紛也時有發生。
“回收困難還缺少認證,缺少行業標準,這必然會影響企業和消費者的熱情”,李冬茹說到。
“《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已經明確提到,銷售的再制造產品和翻新產品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并在顯著位置標識為再制造產品或者翻新產品。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用戶必須要知道自己買的是再制造產品,否則就會造成再制造產品與新產品的混雜,價格區分就會十分模糊”。魏連成指出,這些現象的存在都亟待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從政策層面加強引導和解決。
李冬茹指出,除了加快出臺配套政策外,國家有關部門還應當出臺更加有利的稅收政策,從所得稅、增值稅的減免和返還上,增加企業開展再制造的動力。
誰是再制造產業的主力
為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將選擇部分機電產品制造行業,確定一批具備行業代表性和較好再制造基礎的企業開展再制造試點。國家有關部門將采取有關激勵政策用以推進該項工作的進行。
———工信部目前在國內不乏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再制造企業,如重慶機床集團、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等,但這些企業的數量在我國眾多機電企業中還是顯得太過單薄。有數據顯示,與國外相比,我們的再制造企業還不到國外再制造企業的萬分之三。
不過,在我國的企業中還有一大批從事維修改造的企業,這些企業正隨著我國再制造產業的發展逐步走進人們的視線。與一些大企業相比,它們似乎有著更迫切的愿望。
據了解,隨著上世紀90年代我國企業體制改革的加快,機床企業為了突出主業,改變過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最終把很多為主業服務的機修車間、分廠分離出去。如北京一機床、二機床、北重等企業都把維修業務與主體做了分離。而此時,一批由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技術人員、國企分流人員組成的維修改造企業應運而生,多種力量的匯合并逐步發展壯大,到今天這些企業已經形成一個較大的維修改造行業。
這些企業有最強烈的愿望參與再制造,但這些企業也有弱項,即在廠房資金方面都很難與大型機床、工程機械等制造企業相匹敵。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有關方面還是想在機電產品制造行業中,選擇一批具備行業代表性和具有較好再制造基礎的企業開展再制造試點。如此看來,維修改造行業可參與的余地并不大。
“別看這些維改企業人員不多、廠房不大、產量較低,但卻有最專業的技術人員。一些企業在電子、電氣等方面都有一定專長。這也是他們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核心所在”,魏連成說到。“一些大企業可能具備很好的條件,但是否具有再制造的動力和想法那就另說了。”
魏連成認為,從長遠來看很難說具有規模的大企業就一定是再制造的主力軍,包括具有潛質的維改公司在內,只要條件成熟政策支持,獨立的再制造企業也會成為主力軍。
實際上,按照國外成熟的再制造產業來看,再制造的運作模式大體包含三種企業類型,即原制造商投資、控股或授權生產的再制造企業,獨立的再制造公司,還有就是數以萬計的小型再制造工廠,由這些企業用各種靈活的方式支撐著再制造產業的發展。
為此,魏連成也指出,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過程中,不應忽視了這些公司的存在,政策的制定和引導還要考慮如何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再制造產業的加快發展。
“據我了解,現在很多企業對再制造這項工作還是一頭霧水,有的更是對再制造抱著拒絕的態度,這些企業考慮的是,一旦實施再制造生產,其再制造產品一定會沖擊原有的新產品市場。再制造的產品越耐用,新產品受到的沖擊就會越大。”日前,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理事長魏連成說,“這種狀況勢必會影響我國推進再制造工作的進行。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加深人們對再制造的認識,而國家相關部門也應該從稅收等方面對再制造產業發展予以支持。”
設計階段應植入再制造理念
我國的《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已經明確了汽車、機床等產品要推進再制造工作,那么相關的配套政策就應該盡快出臺,從而保證《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實施,推進再制造工業的順利進行。從現在起,在一些產品的設計階段就應該植入再制造理念,不斷地把再制造技術及理念向前延伸。
———李冬茹“人們對于再制造的認識是推進再制造的關鍵”,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綠色制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李冬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她指出,當前人們對于再制造的概念更多地還停留在翻新、維修、改造的簡單理解平面上。而對于再制造過程中所實施的新工藝、新技術,以及再制造產品的低成本等特性都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據了解,當前專家學者對于再制造概念的表述雖然略有不同,但中心內涵還是較為一致的。即認為再制造加工主要是針對達到物理壽命和經濟壽命而報廢的產品,在失效分析和壽命評估的基礎上,把剩余壽命的廢舊零部件作為再制造毛坯,通過采用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等技術加工手段,使其性能恢復甚至超過新品。用專家的話講,再制造產品等同新品甚至超過新品,但價格卻比原來便宜一半。
再制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在當時由于資金與資源的缺乏,一些美國企業開始通過產品的再制造,來尋找節約資金和資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這種經濟大背景與眼下的經濟形勢頗有些相似,同樣是經濟危機,同樣是資源需求的緊張和價格高企。這些外部因素為中國推進再制造工作提供了最佳契機。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目前中國機床保有量大概在700多萬臺左右。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每年有3%~5%的廢舊機床需要進行再制造的話,那也有21萬~35萬臺左右的規模。現在國內從事機床維修改造的企業不過2000多家,其中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再制造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再制造擁有多大的發展空間”,魏連成說到。
“市場很大,但要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與再制造相關的各個方面做更多的努力”,李冬茹認為,“首當其沖的應該是政府層面給予更多的支持。”不久前,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更早之前出臺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監管辦法》,這預示著來自政策層面的利好正在不斷釋放。不過,李冬茹認為這還遠遠不夠,在她看來,我國再制造工作的推進還有很多政策問題需要破解,實現再制造產業化發展就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
李冬茹指出,改變人們認識觀念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推進再制造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應當加強科技領域的支持,并且多加宣傳。她建議,國內企業應當積極尋找國外合作伙伴,引進再制造技術,同時也應當在國內加快相關領域的研究及應用,使再制造產業發展能夠得到一個全方位的技術支撐。
再制造發展亟待政策引導
“再制造需要的逆向物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創造需求,這比建立固定的渠道還有效。再制造企業增多后,市場需求會驅使很多企業來從事廢舊產品的回收工作。這同樣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引導再制造企業盡快發展起來”。
———魏連成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再制造企業是美國的卡特彼勒公司,這家企業不僅自己在從事工程機械方面的再制造,而且近幾年還收購了北美等國其他汽車再制造企業。2007年,這家公司再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已實現200億美元。歸結其成功的原因,還是成熟政策及市場環境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據了解,在美國相關的政策法令允許廢舊零部件參與市場流通,同時也允許舊件可以像原材料一樣跨國流通。此外,美國還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能夠確保消費者使用再制造產品的利益。針對再制造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美國也有相關的明確規定,如原制造商的商品在第一次出售時,其產權就隨原產品轉讓給了消費者,消費者在產品消費后,無論是報廢、維修還是重新制造,原制造商都無權干涉。還有就是不論產品瑕疵是原來產品就存在,還是原來產品經過使用后性能降低所致,或是再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再制造廠商要對其產品產量負責。
而當前我國再制造行業卻仍處于起步階段,整個行業存在準入門檻低,行業隊伍良莠不齊等諸多問題。目前,機床、工程機械再制造行業基本上還是業主與再制造雙方的單線聯系。再制造產品的回收渠道十分復雜,沒有一個完整的回收體系,一些廢舊機床集貿中心提供的廢舊機電產品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此外,由于缺少可作為依據的、具有權威性的標準和規范,如再制造產品的質量標準規范、再制造企業的資格認證體系等,有關質量、周期、相關服務等方面的糾紛也時有發生。
“回收困難還缺少認證,缺少行業標準,這必然會影響企業和消費者的熱情”,李冬茹說到。
“《循環經濟促進法》中已經明確提到,銷售的再制造產品和翻新產品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并在顯著位置標識為再制造產品或者翻新產品。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用戶必須要知道自己買的是再制造產品,否則就會造成再制造產品與新產品的混雜,價格區分就會十分模糊”。魏連成指出,這些現象的存在都亟待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從政策層面加強引導和解決。
李冬茹指出,除了加快出臺配套政策外,國家有關部門還應當出臺更加有利的稅收政策,從所得稅、增值稅的減免和返還上,增加企業開展再制造的動力。
誰是再制造產業的主力
為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將選擇部分機電產品制造行業,確定一批具備行業代表性和較好再制造基礎的企業開展再制造試點。國家有關部門將采取有關激勵政策用以推進該項工作的進行。
———工信部目前在國內不乏一些發展得比較好的再制造企業,如重慶機床集團、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等,但這些企業的數量在我國眾多機電企業中還是顯得太過單薄。有數據顯示,與國外相比,我們的再制造企業還不到國外再制造企業的萬分之三。
不過,在我國的企業中還有一大批從事維修改造的企業,這些企業正隨著我國再制造產業的發展逐步走進人們的視線。與一些大企業相比,它們似乎有著更迫切的愿望。
據了解,隨著上世紀90年代我國企業體制改革的加快,機床企業為了突出主業,改變過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最終把很多為主業服務的機修車間、分廠分離出去。如北京一機床、二機床、北重等企業都把維修業務與主體做了分離。而此時,一批由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技術人員、國企分流人員組成的維修改造企業應運而生,多種力量的匯合并逐步發展壯大,到今天這些企業已經形成一個較大的維修改造行業。
這些企業有最強烈的愿望參與再制造,但這些企業也有弱項,即在廠房資金方面都很難與大型機床、工程機械等制造企業相匹敵。根據工信部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有關方面還是想在機電產品制造行業中,選擇一批具備行業代表性和具有較好再制造基礎的企業開展再制造試點。如此看來,維修改造行業可參與的余地并不大。
“別看這些維改企業人員不多、廠房不大、產量較低,但卻有最專業的技術人員。一些企業在電子、電氣等方面都有一定專長。這也是他們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的核心所在”,魏連成說到。“一些大企業可能具備很好的條件,但是否具有再制造的動力和想法那就另說了。”
魏連成認為,從長遠來看很難說具有規模的大企業就一定是再制造的主力軍,包括具有潛質的維改公司在內,只要條件成熟政策支持,獨立的再制造企業也會成為主力軍。
實際上,按照國外成熟的再制造產業來看,再制造的運作模式大體包含三種企業類型,即原制造商投資、控股或授權生產的再制造企業,獨立的再制造公司,還有就是數以萬計的小型再制造工廠,由這些企業用各種靈活的方式支撐著再制造產業的發展。
為此,魏連成也指出,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過程中,不應忽視了這些公司的存在,政策的制定和引導還要考慮如何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再制造產業的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