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裝備技術的不斷進步,先進裝備市場占有率在逐年提高,價格優勢逐步顯現,同時受勞動力供需變化影響,企業用工價格日漸上漲,過去“人”一直比“機器人”便宜,而現在乃至將來,機器最終將比人力勞動成本廉價。“機器換人”成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是廣東東莞首個開建“無人工廠”的民營企業,原來是600多人通過打磨車床手工打磨,實施“機器換人”后,用60臺打磨機器人、60個工人,通過人機交互進行生產。精密的機械手、為數不多的操作人員,兩者在長盈精密新近投入使用的機器人打磨車間里一起“合作”共同打磨零件。最終數據顯示,不僅機器人打磨效率提升了2倍,平均產能超過21,000件/月,而且產品不良率降低了兩成。
其實“機器換人”在中國的制造業領域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兒,富士康早就在嘗試機器換人,在2006年前后,郭臺銘辦公室就聘請了一批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實驗室的自動化技術專家專職富士康機器人研發,以應對國內市場日趨嚴峻的招工難、成本高問題。
現今機器人在中國制造業中的應用正越來越普遍,國內的家電巨頭格力、美的、海爾都已嘗試。格力董明珠表示,格力將投入至少50億的資金,建設無人化的機器人工廠,在2年內實現70%的自動化生產率。同時美的集團也表示,“機器人換人”是美的集團的長期戰略,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等各種手段減員增效,是美的近年來轉型的重要內容,到2015年,美的在“機器人換人”方面的投入將超過10億元。
現今市場對產品制造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加上當下巨大的用工缺口,致使“機器換人”處于時代風口之上。以東莞市為例,目前的用工缺口高達10萬人以上。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下降,企業結構性用工荒加劇,人工成本不斷上升,這些現實壓力倒逼制造企業實施“機器換人”,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每萬名產業工人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僅有36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6臺),更是遠低于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韓國(478臺)、日本(314臺)和德國(292臺)。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14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超過5.7萬臺,同比勁增56%,占全球銷量的25%。從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來看,中國市場仍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015年,不僅是開啟《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一年,也是機器人在中國發展的重要一年。在制造工廠里,一臺臺機器人輪番上崗,一群群車間工人漸退二線,“機器換人”正在成為中國制造業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