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網
機器人的“機會”來了。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十三五”期間,工信部將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對此,業內人士透露,在這三個重點領域,機器人產業的作用舉足輕重。《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也在加緊制定中,可望年內發布。
苗圩說,我們要制定一系列的規劃、行動計劃或者具體的政策措施來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的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據介紹,工信部圍繞“中國制造2025”搞了專項規劃體系,大體上一共是34項規劃。“有一些規劃是要報請國務院最后審議發布的,有一些是由工 信部或聯合其他部委共同發布。目前我們正在加緊各方面的工作,希望整個工作能夠按照計劃進度展開,明年這些規劃能夠陸續出臺并且實施。”苗圩說。
在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這三個重點任務中,無論是任何一個,機器人產業的地位都不可或缺。
正是由于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地位,《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也對它做出了明確要求。路線圖要求,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場為導 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機器人產業體系。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國產關鍵零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產品平均無 故障時間(MTBF)達到8萬小時。
在相關框架的指導下,工信部正在加緊制定《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目前《規劃》已經完成初稿,有望在年底前發布。
為了引導機器人產業由大變強,《規劃》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加強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產業化能力、推進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的應用示范、建立完善機器人的試驗驗證和標準體系建設等。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認為,“中國的實際情況是工業體系很完整,也是全球唯一一個能覆蓋21個工業大類的國家,裝備制造能力強,在機械工業、電力、鋼鐵等領域尤為領先。現在的市場前景對中國機器人企業是個機會。”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發展速度較快,但服務機器人相對弱勢。《規劃》也就此進行了頂層設計。
《規劃》提出了市場主導、質量為先、強化基礎、創新驅動的發展原則,實現在消費服務領域、醫療領域等重點領域的示范應用,并開展核心零部件攻關、前沿共性技術研發、醫療康復機器人應用等重點工作。
“服務機器人一般需結合特定市場進行開發,本土企業更容易結合特定的環境和文化進行開發,占據良好的市場定位,從而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工信部人士說。
【相關閱讀】
苗圩介紹,“中國制造2025”除去總的規劃外,還將有33個專項規劃,明年這些規劃將陸續出臺并實施。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2025》。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促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等十大產業發展壯大。
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通過近800平方米的展臺全面展示了包括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傳動系統和低壓產品在內的領先智能技術。
制造業升級將成為“十三五”規劃中影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議題。展望下一個五年,智能制造、“雙創”、互聯網、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等多個 有針對性的規劃,將逐步落地并對我國制造業產生積極影響。未來五年,升級版的中國制造格局有望逐漸成型,并為“中國制造2025”等中長期目標奠定基礎, 使制造業繼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可靠的動力。
10月10-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一行到廣東省調研工業和信息化有關情況。調研期間,苗圩與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部分企業進行了座談,實地調研了廣州和佛山部分企業。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在制造業重返美國及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制造2025將成為中國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的綱領性文件,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也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