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產權組織11日在此間發布《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報告:突破式創新與經濟增長》,分析了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等擁有促進未來經濟增長潛力的新技術,并指出中國是在這3項最尖端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惟一向先進工業化國家靠近的新興市場國家。
這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上述3個領域的專利申請方面表現搶眼。自2005年以來,全球3D打印和機器人工程學領域的專利申請中,有超過四分之一來自中國,這一占比為世界各國之最。在納米技術方面,中國是第三大專利申請來源國,占全球申請量的將近15%。相對于更早建立的創新型國家,在中國的專利格局中,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的身影更為顯著。
根據報告,在全球范圍內,日本、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韓國總共占上述3個領域專利申請總數的75%以上。其中,日本公司在機器人工程學領域的創新中處于領先地位,前十名專利申請機構中有八名來自日本,即本田、豐田、日產、電裝、日立、松下、安川和索尼,其余兩名是德國的博世和韓國的三星。在納米技術領域,美國企業占了專利申請的大部分,但三星是排名榜首的機構。前十名申請機構中有6家來自日本,3家來自美國。美國企業還申請了大部分的3D打印專利,通用電器和聯合技術躋身前十名。3家德國公司——西門子、MTU航空發動機公司和EOS,以及3家日本公司——三菱、日立和東芝,也都名列排行榜前十位。
該系列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次,聚焦知識產權某些領域內的特定趨勢。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說:“該報告的一個主要結論就是應當為成功創新活動創造有利的生態環境,其中包括政府的支持、用于科研活動的資金保障,以及從實驗室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生產階段的復雜過程。有歷史意義的技術突破一直是經濟產出持續擴張的根源,我們需要改善環境,給未來的突破性技術提供動力。”他表示,以往的顛覆性進步成果——飛機、抗生素和半導體激發了新的商業活動,各國政府和企業應認真分析當前具有突破性潛力的創新領域,加速有關創新的投資。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