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技改進行時——司局長訪談 ———訪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
但是,從目前看來,消費品工業技改政策在實施中也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完善的方面。一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體現的是國家意志和產業發展的整體利益,但技改政策的實施主體是地方,這就存在著如何協調中央與地方、產業整體與產業局部之間矛盾的問題;二是部分項目的實施內容與調整振興規劃的主要任務要求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如部分項目存在技術含量不夠高、改造力度不夠大、調整重點不突出等問題。又如部分地方和央企在項目的篩選和申報過程中,過分偏重于各方利益的平衡,由此導致項目申報把關不嚴,數量過多,項目特點不明顯,實施方案不清晰;三是一些企業假借技術改造或產業升級的名義,將項目實施的重點放在產能增加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上,忽視對現有裝備和產品的改造升級。如部分棉紡織和粘膠纖維生產企業仍在擴大環錠紡和粘膠纖維生產能力;部分新型纖維生產企業在自身工藝技術不成熟、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情況下,仍要繼續擴大生產能力;有的制漿造紙項目存在重復建設現象,有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存在產品無市場、原料供應難保障等問題;四是申報項目較為分散,重點不突出。輕紡工業本身涉及的行業眾多,產品門類繁多,而此次技改項目的申報,沒有按照輕紡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重點任務分門別類地組織申報,項目建設內容凌亂,重點不夠集中,將導致資金使用分散,項目對規劃的支撐作用不突出,不能很好地體現國家政策引導的方向等問題。
中國工業報:消費品工業具有裝備工業和原材料工業不同的特點,請問消費品工業實施技術改造的總體思路、重點和原則是什么?
張莉:與裝備工業和原材料工業相比,消費品工業確實存在自身的特點,如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市場化程度相當高,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食品藥品直接關系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有絲毫馬虎。因此,消費品工業要從自身特點出發抓技術改造,必須把對技改工作的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上來,圍繞輕紡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實施,堅持與自主創新、兩化融合、自主品牌建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企業管理相結合,促進消費品工業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
根據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以下六個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一是支持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等行業加快研發共性關鍵技術,調整產品結構,豐富花色品種,滿足市場需求;二是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推進消費品工業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大力發展行業裝備關鍵零部件及關鍵設備、關鍵組件等,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三是發展新型行業,支持節能、環保、安全等關鍵技術開發,發展填補國內空白的關鍵瓶頸產品;四是促進信息技術在消費品工業企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過程、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才培養、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等關鍵環節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從單項向綜合集成發展;五是支持自主品牌建設和企業誠信體系以及面向行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六是提高食品藥品精深加工水平,增強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具體的支持方向可上工信部網站查看“輕工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09~2011年)”和“紡織工業技術進步與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09~2011年)”。
消費品工業抓好技術改造工作,應堅持四項原則:一是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消費品工業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以企業為技術改造主體,圍繞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戰略開展技術改造工作;二是要堅持輕紡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確定的投資方向,突出增加有效供給、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更新裝備和裝備自主化、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自主品牌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食品藥品加工安全能力建設等重點;三是要堅持技術改造工作與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工作緊密結合,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四是堅持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管理規定,嚴禁借技術改造之名盲目擴大產能,防止出現新一輪低水平重復建設。
中國工業報:請問下一步促進消費品工業技改工作的考慮。
張莉:當前,我國消費品工業經濟已經企穩回升,但經濟運行壓力仍然較大,不容盲目樂觀。同時,消費品工業增長粗放的問題未得到根本改變,促進消費品工業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工作,意義大,任務重。
下一階段,我們將按照中央和部黨組的統一部署,根據輕紡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要求,一是要進一步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圍繞“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業集聚、提高水平”的要求,按照“投產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要求,認真做好項目儲備工作,保證項目質量;二是進一步強調和明確項目申報的方向和重點,防止項目申報內容偏離規劃的目標;三是加強與發改委和地方主管部門及央企的溝通協調,共同做好項目的篩選、審核和把關工作;四是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檢查,改進和完善項目管理與評估,提高項目對規劃實施的支撐作用。
技術改造是國務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輕紡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加強技術改造工作,是消費品工業轉變增長方式,保持當前企穩回升態勢的重要舉措。
張莉同時強調,消費品工業技術改造要堅持與自主創新、兩化融合、自主品牌建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企業管理相結合,進而促進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中國工業報:消費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請問技術改造對消費品工業有何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
張莉:消費品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目前,消費品工業發展既受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沖擊,也有轉變增長方式的緊迫壓力。在國內外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輕紡工業出口大幅下滑,發展增速放緩,消費品工業發展中長期積累的問題日益凸顯,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不合理。如中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少,世界名牌更少;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如輕紡工業自主研發和設計能力弱,自主知識產權少,關鍵技術和設備依賴進口;三是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與發達國家相比,單位產值、產品水耗能耗、主要設備能源效率、污染排放指標等方面與國際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四是產能盲目擴張,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五是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既嚴重影響了產業發展,又嚴重地影響民生。
實踐證明,技術改造具有投資省、技術新、消耗低、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等優點。通過技術改造可以實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所以,它不僅是當前用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應對金融危機的有效措施,而且是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技術改造工作,是消費品工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需求,是當前消費品工業提高應對金融危機能力,轉變增長方式,增強發展后勁,保持企穩回升態勢的重要舉措。
加強消費品工業技術改造工作,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輕紡工業裝備自主化和關鍵技術產業化,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二是有利于加速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藝和設備;三是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豐富產品花色品種,刺激消費需求,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四是有利于提高食品藥品加工質量水平,增強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能力。
中國工業報:為貫徹落實國家輕紡等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家安排了200億元技改貼息專項資金,請您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消費品工業落實技改專項政策的情況。
張莉: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輕紡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部署的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總體進展順利。中央技術改造政策以及技改投資陸續下達到企業,對于提振市場和企業信心,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產業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
根據輕工、紡織等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的安排,國家發改委和我部對申報項目的內容、條件和重點提出了統一要求和部署,聯合開展了輕工、紡織和醫藥三大產業技術改造專項項目的申報和審核工作。技改項目申報工作分三批進行,其中第一批和第三批為地方申報項目,第二批為中央直屬企業申報項目。各地和央企的熱情很高,申報的項目總體水平較高,充分反映出中央技改貼息政策很得人心。
我們認為,技術改造作為我國工業的優良傳統,通過堅持并切實落實發展改革系統與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技改工作的“四聯合”原則,加強工作中的協調配合,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一是技術改造工作已經成為我們履行行業管理職能、引導行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抓手;二是由于地方和央企重視并加強了技改項目的策劃與儲備工作,建立了一批項目庫,從而保障了項目的及時申報;三是總體上看,項目的目標和任務較明確,基本上符合輕紡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要求。如紡織行業重點安排了淘汰落后棉紡產能項目,輕工行業重點安排了優質食用植物油供給、農副產品加工、食品機械等項目;四是申報的項目,基本上反映了調整振興規劃在促進結構調整中的政策引導作用。如紡織行業第一批擬支持的123個項目,絕大部分均涉及結構調整內容;輕工行業擬支持的269個項目,基本上體現了調整振興規劃中調整產品結構、強化食品安全、加快技術進步等主要任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