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眾創空間的健康發展,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科技部火炬中心從地方科技管理部門推薦的眾創空間內,根據備案標準和流程,經過認真審核后,擬將首批136家眾創空間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服務體系。根據近日發布的《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公示第一批眾創空間的通知》,首批眾創空間自2015年11月19日起至11月25日進行公示。
據了解,眾創空間是我國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有效滿足網絡時代大眾創新創業需求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
2014年12月,科技部總結各地經驗,提煉出“眾創空間”概念,決定以構建眾創空間為載體,整合資源,打造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引擎;2015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支持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措施,眾創空間走入公眾視野;2015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眾創空間被廣泛關注并得到快速發展;2015年3月2日,科技部召開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電視電話會議,各地也紛紛以建設眾創空間為突破口,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和資源,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今年9月,科技部發布《發展眾創空間工作指引》,進一步明確眾創空間功能定位、建設原則、基本要求和發展方向,指導和推動地方科學構建眾創空間,更好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以創業帶動就業。
據介紹,眾創空間作為針對早期創業的重要服務載體,與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等共同組成創業孵化鏈條。眾創空間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服務平臺,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推動新技術、新模式、新服務和新業態的發展。
《發展眾創空間工作指引》提出,研究開展對眾創空間的評估,把創業服務能力、服務創業者數量、初創企業存活率等作為重要的評估指標。將符合條件、運行良好的眾創空間經備案后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服務體系。各地科技管理部門要扎實開展對眾創空間的統計監測工作,定期將情況匯總上報科技部,為進一步指導和推動眾創空間發展提供數據支撐。隨后,科技部開展了對眾創空間的備案工作。
此次《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公示第一批眾創空間的通知》中同時印發了《眾創空間備案工作的標準和流程》,提出申請備案的眾創空間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一是以服務科技創新創業為宗旨,具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二是眾創空間的運營者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也可以是依托上述組織成立的相對獨立的機構,由具備創新創業服務能力的專業團隊運營管理;有完善的運營管理制度,包括項目(或企業)孵化的入駐評估、畢業與退出機制等。三是眾創空間成立時間在半年以上。四是眾創空間的服務團隊和主要負責人要具備一定行業背景、豐富的創新創業經歷和相關行業資源,人員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業務技能和服務能力能夠滿足大眾創新創業服務需求。五是眾創空間應具備完善的基本服務設施,能夠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一定面積的、免費或低成本的開放式辦公空間和辦公條件。專注于特定產業或技術領域的眾創空間,還應提供研究開發、檢驗測試等公共技術平臺。六是設立投資基金,或聚集天使投資人與創投機構,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和融資服務,促進創業者持續創業。七是建立創業導師服務機制。具備清晰的導師工作流程,具備能滿足創業者需求的由天使投資人、成功企業家、技術專家等為主的專兼職創業導師隊伍。八是能夠向創業者提供研發設計、科技中介、金融服務、成果交易、認證檢測等專業化服務。組織創業者開展日常性創業沙龍、創業訓練營、項目路演、創業大賽等活動,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九是已入駐與其服務功能和能力相匹配的創客、創業團隊。
據悉,在首批公示的136家眾創空間中,北京共有創新工場、車庫咖啡、常青藤創業園等27家單位入選,位居各省市第一。天津則有20家眾創空間入選,位居第二。占據第三位的是廣東、湖北、浙江三省,入選的眾創空間均為14家。其余分別為四川10家,江蘇8家,貴州、河南、青島、安徽均為6家,吉林5家。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