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偏“學術范兒”的經濟學名詞,“供給側”近期頻頻出現。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什么?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應從何處入手——
記者:供給側改革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劉世錦:相對需求側改革的措施,供給側改革更側重于提升經濟增長效率,更側重于增強企業長期發展活力,更注重經濟長期持續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重點不是擴張經濟總量,是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國各方面的要素生產率。這作為一條主線,是中國經濟下一步長期穩定發展的核心問題。現階段,政策著力點應放在加大供給側調整力度上,引導過剩產能供給側減量和結構調整,達到與需求側相適應的新水平,價格企穩,企業盈利能力恢復,進而實現轉型再平衡。
目前,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盈利水平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核心指標。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高一點、低一點不是最大問題,關鍵是使企業盈利保持增長的狀態。現在企業盈利是負增長,將來企業盈利以后,就業就會增加,財政收入也會增加,企業風險就得到了控制。我曾說過,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就業可充分、風險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六可目標”,核心就是企業可盈利。這應該是經濟轉型的一個核心指標,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十八屆五中全會都已經講了很多,宏觀的部署也都有了,關鍵是要把文件變成實踐、要落到實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上下聯動”,既要有頂層設計,也要有基層視野。首先,頂層設計主要是管宏觀方向,劃出底線。此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比較有效,還是要讓地方和基層企業有更大的空間來試驗,通過試驗才能找出切實管用的措施。這也是我國過去30多年改革最重要的一條經驗。這條經驗現在依然適用。
記者: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從何處入手?
劉世錦:我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在減產能方面切實加大力度,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對整個中國經濟,大家普遍關注GDP增速放緩,其實最具挑戰性的是工業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工業企業盈利負增長已經持續一年多時間,其主要原因就是產能過剩,特別是鋼鐵、鐵礦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業部門,產能過剩嚴重。PPI已連續40多個月負增長,這些行業對整個工業PPI下降的貢獻占70%到80%。
如果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不僅企業經營困難加大,而且金融、財政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大或凸顯。破解這一局面的關鍵,就是對嚴重過剩行業在削減產能方面要有實質性操作。但因為這些重化工業行業中主要還是國有企業,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減產能和穩增長之間的矛盾,還有人的問題和債務的問題需要解決。如果僅靠地方、企業、市場恐怕很難解決,還是需要從國家層面采取一些措施。推動企業減產能,還要進一步推動市場化的兼并重組,通過優勢企業發揮主導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對生產力進行重新整合,來提升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
第二,進一步放寬準入,加快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前段時間,放寬準入主要是針對小微企業,在商事制度改革、提高便利化程度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舉措,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從穩增長、提效率來講,不僅是要“放小”,可能更具有實際意義的還要“放大”,也就是在行政性壟斷問題比較突出的基礎行業中,切實放寬準入,引入競爭。這些行業放寬準入之后,能夠切實改善供給、降低成本,同時能夠通過競爭全面提升效率。
第三,加快城鄉之間土地、資金、人員等要素的流動,實現合理化配置。現在中國城市穩步發展,農村內部發展空間比較簡單,未來新增長點在城鄉之間。具體地說,現在推進城鎮化,現有城市之間通過互聯互通發展一些中小城鎮,形成一定范圍的城市帶、城市圈,由過去孤島型城市轉變為網絡型城市,這方面的潛力還很大。
第四,加快培育有利于創新的環境。過去,人們總喜歡做產業發展規劃,但創新從本質上來講是很難規劃的,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有利于創新的環境,包括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作用,使國有企業負責人、民營企業經營者形成穩定預期,促進要素之間合理流動,加快培育人力資本,促進金融體系的改革,以適應轉型升級需要。
第五,進一步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大致有兩個方向,一是創新,二是“精致生產”。“精致生產”就是把活做細,就是最大限度發揮“工匠精神”。我國大部分制造業攤子已經鋪開了,但從整體來講,精細化程度還比較低。在這方面中國的潛力很大。
記者:供給側改革與“三駕馬車”是否為替換關系?
劉世錦:這一說法不正確,經濟學的供給和需求是同時存在的,轉向供給側以后意味著更加強調不要純粹靠刺激需求來拉動經濟增長,不要光做需求的文章。供給側強調的是通過重新改變資源的配置來提升效益,但并不是說需求不重要了。有人說“三駕馬車”理論不正確,這是不懂經濟學的表現。
供求是雙方面的平衡關系,供給側方面的改革最終也是在創造需求,是在解決需求的問題。比如,減產能、兼并重組實際上是調整供給結構,把不需要的供給減下去,同時創造市場需求。行政性壟斷行業改革也是這樣,放寬準入的同時就是在擴大投資。制造業的增長以及轉型升級、服務業的發展,都是通過供給側的改革以創造出新的需求。
總的來說,解決供給問題的同時,也是創造新的需求,而且這種新的需求更可靠、更實在、更具有可持續性。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