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年逾古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抱病出席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與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屠呦呦、青蒿素與諾獎”研討會。李連達在發言中指出,中國科學界普遍存在行政化、特權化、等級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才的培養。唯有迎刃解決科學界中的這些問題,才能出現更多的千里馬。
以下為發言摘編。
我是帶病來參會的,剛剛完成了化療,今天上午還在做放療,放療還沒有結束,所以是帶病參加會議。為什么帶病來?我這種病是保護性隔離,按理說是不能出來參加活動的,但是今天還是帶病來了,因為我覺得這個會議挺重要,而且又是在我的母校開這個會,母校有令必到。
我和屠呦呦說起來還有點關系,我們兩個人都是1951年考進北醫,同一年入學,她考到藥學系,我是醫學系,我們倆畢業以后,都分配到中醫研究院工作,她比我早一年工作,在中藥室,我在西藥室,算起來從1951年到現在將近65年,既是同學,又是同事。我跟她交往不是太多,對她情況有點膚淺的了解。
屠呦呦獲獎給我們兩方面啟示,一方面,屠呦呦艱苦奮斗(因發明青蒿素)獲諾獎值得我們學習;另外一方面,她的獲獎也引起了我們的反思,有必要認真反思一下科技界存在一些缺陷、一些不能令人滿意的問題,特別是通過屠呦呦獲獎暴露了一些問題,我想今天想談一談,一已之見未必正確。
有人講,為什么屠呦呦工作二三十年前的科研成果,到現在才被承認、才被認可?也有人問,中國的千里馬要由外國的伯樂來發現、來認定,我們中國的伯樂在哪?中國的伯樂在干什么?我們國家究竟是缺千里馬,還是缺伯樂,還是兩者都缺?這些看起來是一般性的問題,但是存在一個職責的問題,我們的科技體制、機制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有些是不利于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不利于千里馬成長壯大,不利于調動廣大科學人員的積極性的。
我重點講一下當前科技界存在的問題。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的成績應該被充分肯定,但是問題也不少。有很多專家提出一些批評,提出一些建議,涉及很多方面,都是很中肯的,我這里只想提一個問題,在我們的科技事業發展中,在體制機制中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最重要是我們過度的行政化、特權化、等級化問題。
行政化、特權化、等級化的問題通過一些現象可以反映出來。比如說,我們的科研機構組成上,現在很多科研機構、教學機構、學術團體具有政府部門官方機構的特點,也就是說國務院下面有多少個部,我們的科研單位里面就有多少個機構、多少個處、多少個司,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已經到了行政化非常嚴重的地步。
另外,我們科技界現在官學一體化比較突出。官員熱衷于取得學術頭銜,專家又熱衷于當官。現在的官學一體化泛濫成災,而且其主要目的不完全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特權。學者當官,可能就帶來特權,帶來了一系列好處,比如說課題多、經費多、助手多、儀器設備多、各方面支持多,這種情況下那就是出成果多、文章多、獲獎多、青云直上機會多。所以就出現很多學者愿意當官的普遍現象。我認為,從工作需要考慮學者當官是必要的,應該肯定的,但是如果為了取得特權而熱衷于當官是不對的。同時,有些官員也是為了特權,手里有行政權,但是沒有學術權,為了兩權兼備,所以官員愿意往學術界靠,爭取教授、學會主席、院士等等學術頭銜。這樣過分發展的官學一體化,會使我們學術界誤入歧途。
現在有很多負面影響已經產生。一般在第一線工作的,沒有官、沒有權的科研人員主觀能動性受到壓抑,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他們的自主科研活動能力,包括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學術活動、獨立科研的思路等等受到壓抑,導致很多科研人員實際上成為高級技術人員,按照別人的指揮棒,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科研。這樣我們的科研人員積極性調動就很困難,大量的千里馬或者是幼馬成長受到壓抑。
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把千里馬關在牛棚里,千里馬還能日行千里嗎?那就難了!千里馬要給它基本的條件,讓它能夠奔馳起來,真的日行千里。我們的千里馬也不應該僅僅是屠呦呦一個,應該有大量的新生力量有可能成長為千里馬,但是現在的成長條件不是很理想,一些非學術因素干擾學術工作,這個問題比較嚴重。而有些學術問題利用行政手段解決,而不是根據科學規律來解決,這樣也不利于科學的發展。
再一個問題,目前的評價標準也有很多問題。我們現在一些專家或小有名氣的專家幾乎天天在開評審會,沒完沒了地評審,科研課題、選題立項評選、人員晉升職稱評選、研究生畢業論文評選、大學排名評選、研究室等級評選等等。而且這些評審受到大量干擾。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一個很理想、很科學的評價標準。現在最普遍的標準是SCI論文數量的多少,或者引用次數的多少,這樣就影響科研人員一腦門子搶文章、抓文章。在我們醫學界最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有些很高水平的醫學專家,科研水平很高,學術水平很高,搶項目、搶經費的水平也很高,幾乎萬能,但唯獨不能看病。這樣的人要他有什么用?醫生不是全力以赴救人,而是一腦門子的寫文章,甚至憑空捏造文章,像這樣的一些情況,我們沒有一個合理的、科學的審評標準,無論是評課題也好,評經費也好,評職稱也好,都不是很科學、很公平、很合理,這些問題必將影響到科研人員的成長,甚至埋沒一些千里馬。
總結一下,我們在慶祝屠呦呦獲獎的同時,必須要認真反思一下我們科技界存在的問題,不能滿足于一個屠呦呦,我們需要有更多屠呦呦,出更多成果,出更多人才。現有條件下,我覺得中國人不笨,不比外國人笨。為什么我們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么難、這么久才出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有科研人員的問題,也有體制、機制的問題,但是科技界的三化,過分的行政化、過分的特權化、過分的等級化,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科技事業發展,嚴重影響人才的成長。
應該說現在有些問題受到重視,正在解決,但是有些問題沒有受到正視,沒有解決。希望借屠呦呦獲諾獎的東風,國家能夠把我們科技界過去長期存在的問題迎刃而解,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的科技事業更興盛、發達,我們的千里馬、伯樂更多一些。
摘自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