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主動適應新常態,堅持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優選特色優勢領域,強力推動,加快發展,鞏固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2015年上半年,江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392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5%。其中,先進制造業增勢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中電子、汽車、醫藥、裝備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8.3%、12%、16.3%和8.4%,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成為穩增長的重要“壓艙石”。
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高新區的金石機器人生產線上,一臺三頭聯動工業桁架機械手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每一個通過生產線傳輸的零部件,都被巨型胳臂一樣的機械手準確快捷抓住,經過及時加工后,又傳到下一個流程,操作如行云流水,輕巧自如。
“通過人工進行零部件更換可能需要一天的時間,機器人只需要兩分鐘。”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套聯動裝置是國內首臺套多方位、多自由度桁架機器人。此外,金石公司自主研發的漢語言編程機器人等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使勞動生產率從原來的40%普遍提高到90%,可以和德國、日本等國外同類產品一較高下。
江蘇省經信委主任徐一平說,為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力度,江蘇推進示范“智能車間”創建,在企業自愿申報、專家評審的基礎上,首批評選出70家智能制造基礎好、行業示范帶動作用強的車間作為示范“智能車間”予以授牌,并在省級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對42家優秀企業示范“智能車間”給予獎補。在江蘇省各級政府部門的推動下,多家企業智能車間獲得重大突破,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智能制造體系建設”、江蘇豐東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無人化智能熱處理工廠項目”等都獲得了國家智能制造專項立項支持。
以構建現代裝備體系為目標,江蘇還著力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和系統集成水平,重點發展工程機械、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船舶、電力裝備、機床等產業鏈,努力打造徐州、常州等工程機械產業,沿江地區船舶海工產業,寧鎮揚地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等優勢發展區域。2015年,江蘇確定444項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總投資5508億元,其中安排智能制造項目185項,項目總投資2326億元,占全部項目的40%以上。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