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TE Connectivity工業事業部自動化與控制商務總經理 宋湘輝
左:TE Connectivity工業部市場經理 畢勇
制造業的需求早已今非昔比:更可靠、自動化程度更高、更靈活、擴展性更強、更分散化的生產流程已成為主流發展趨勢。當然,還需要更出色的連接。生產力和成產效率與連接密不可分,這也是TE Connectivity(以下簡稱:TE)在過去六十年里始終與制造和流程自動化領軍企業保持密切合作的原因,TE始終致力于幫助工業合作伙伴解決連接方面的難題。
目前全球的連接和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近1650億美金,來自高德納(GartnerGroup)的數據顯示,至2020年將會有250億臺物聯網設備。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報告也指出,到2025年,B2B行業里(如:智能工廠)的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3.9萬億美元。這一趨勢正引領著對TE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2015財年TE的凈銷售額達122億美元,在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中依然表現出色。TE是如何在小小的連接世界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借2015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之機,本刊記者采訪了TE工業事業部自動化與控制商務總經理宋湘輝及TE工業部市場經理畢勇。
提供嚴苛環境下的全方位連接解決方案
TE是一家連接器和傳感器領軍企業,其解決方案遍布工業控制、人機界面、運動驅動系統、機器人、數據通訊、電源分配、生產設備及物料處理領域。目前業務遍布美洲、中國、亞洲、歐洲、中東及非洲,為150多個國家的客戶設計、制造及交付連接和傳感器解決方案。2014年,TE收購了廈門德利興電氣設備有限公司(德利興)和廈門西霸士連接器有限公司(西霸士)業務,并將兩家公司的業務整合到了新設立的廈門新工廠,進一步鞏固了TE在嚴苛環境解決方案領域的技術優勢。宋湘輝表示,TE依靠精益管理使其在產品品質方面領先于市場,這是其產品最核心的價值。中國企業智能化改造的需求,對信息傳遞速度的要求不斷提升。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與設備、設備與人之間的通訊日漸緊密,TE的專業技術正成為海量數據進行傳感、連接和傳輸的重要保證。TE提供的連接和傳感技術主要包括:連接器、傳感器、光纖、電路保護、密封和保護、天線、繼電器、精密電纜和無線;TE還提供運動與驅動應用解決方案、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方案、HMI人機界面解決方案、板對板連接方案、線對板連接方案、通訊機信號連接方案、電機連接方案等,特別是混合式連接方案,可將電力、信號和/或數據集成在一套連接器系統內部。此次在展會上展出的Motorman和Power4Net混合式連接器可通過釋放重要機器占據的空間、簡化布線復雜性、縮短安裝和維修時間來提升效率。
據報道,TE在汽車、工業、家用電器、商用航空、海底通信和傳感器業務領域持續表現強勁。到2015財年底,TE產品組合中有80%的產品專注于各種嚴苛環境的應用,并且該業務銷售份額占其總體80%。宋湘輝表示,TE針對嚴苛環境的解決方案旨在防止任何可能出現的故障。從開足馬力生產的工廠到充滿破壞性壓力的深海,在高壓、振動、高電壓、濕度及高/低溫等所有嚴苛環境中幾乎都有TE的產品。例如電動汽車的發動機,使用TE的傳感器來檢測傳動軸的位置,這些傳感器要承受每分鐘超過2萬次的轉速以及-40℃至130℃之間的寬溫范圍。
ARISO非接觸式連接技術引領創新
隨著技術的發展,產品供應商越來越注重創新,在這一點上TE一直走在全球前列。創新始終是TE發展的核心重點。宋湘輝介紹說,TE每年投入將近銷售額的5%用于新產品的研發。目前有1.45萬專利已經批準或正在申請,22%的銷售額來自于過去3個財年TE發布的新產品,這一比例在業界屬于較高水平。同時,TE已經連續5年被湯森路透評為“企業百強創新機構”。
TE創新的腳步在中國也一直沒有停止。公司在中國本土設立了世界級的研發中心和實驗室,由專業的本土研發團隊服務在華及全球客戶。畢勇介紹說,本次工博會,TE通過沖壓、注塑、組裝、壓接四大模塊集中展示其面向“工業4.0”和“智能生產”的解決方案和技術。展示的產品包括:升級版重載連接器、ARISO非接觸式互連系統、全新M8/M12連接器系統,工業級微型I/O連接器等,并重點展示了用于機械臂和機器人控制系統的連接器解決方案。
“雖然連接器只是智能控制過程中的一個小部件,但卻是保障整體品質、實現智能互連的關鍵。”畢勇在講解時表示,“在邁入‘中國制造2025’的進程中,機器人市場蓬勃發展。雖然TE不生產機器人,但是我們可以提供機器人內部連接、傳感解決方案,能夠提供適應惡劣環境的各種接口和連接產品。”
機器人手臂需要適應復雜和精密度日益增加的生產工藝,存在很多不好走線的部分,傳統的電纜連接已不再能夠滿足這項要求,很多線纜都在手臂外面。畢勇介紹說,TE為機械臂提供非接觸連接智能手臂平臺(ARISO非接觸式連接技術)。憑借ARISO非接觸式連接,機器人手臂在復雜的生產流程中可以靈活自如,并達到前所未有的高精度。TE還在不斷地豐富這個平臺,目前展示的第二代平臺,功率仍受限制,未來的第三代、第四代產品將在此方面進一步提升。ARISO能解決機器人手臂很多復雜線路的問題,是TE將來發展的重點。此外,機器人手臂以后會越做越小,所以TE將不斷推出更小的連接器,例如微小接口連接器MINII/O,只有一般連接器的1/4大小,相較于一般的RJ45更節省空間,也更可靠。再有,Motorman這種復合型的連接器在機器人手臂中也有很好的應用。
畢勇還介紹說,在產品創新的過程中,為客戶快速提供定制化產品是TE的優勢,TE很早便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因為連接器主要部分是塑膠和金屬,塑膠3D打印多年前就能實現,現在金屬3D打印技術也在TE成功應用。TE在中國的研發中心也投入了金屬3D打印設備,可為中國客戶提供金屬和塑料的功能樣品。
本土化,致力于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
本地化的研發和生產無疑是TE這個跨國企業成功的基礎。TE覆蓋全球的設計中心、生產基地以及超過7500名的本土工程師隊伍,使其更加貼近客戶,了解并滿足本地需求,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結果。
2014財年,TE中國銷售額達23億美元。盡管市場環境嚴峻,TE在中國仍保持了強勁發展。1988年第一個中國內地辦事處在上海成立,1989年在上海開辦第一家工廠,1989至2006年在全國創建了15家生產基地,2006年上海工程中心揭幕,2010年TE中國總部在上海成立,2012年重點擴建昆山和蘇州生產基地,2013年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認定TE(上海)為地區總部,2014年宣布收購廈門德利興和西霸士,2015年宣布廈門新工廠成立。
27年來,TE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腳步從沒有猶豫過,到目前為止共擁有3個設計中心,約20家生產基地,22000名員工,2200多名工程師。
宋湘輝介紹,TE工業事業部在中國覆蓋的市場領域主要包括三部分:工業自動化、鐵路以及智能樓宇。工業自動化領域主要是智能機械自動化;鐵路部分包括高鐵、輕軌、地鐵行業的應用,如信號控制系統,機車的高、低壓連接系統,以及子系統里所有的電動應用;在智能樓宇工程中,涉及電梯照明,智能的安防、控制,暖通等。當前,在發展較快的機器人、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充電方面也是其發展重點。
TE十分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據悉,2016年還將在蘇州投入建設新工廠,實現部分工業領域連接器的本土化生產,如機器人領域,以提高產品的性價比。與此同時,TE也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研發。據宋湘輝介紹,過去一年,TE中國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如重載連接器。2015年10月“TE工程師大會”第一次在中國舉辦,而此盛會過去是每年一次在歐美地區舉辦。大會邀請了全球TE各個事業部、各個領域的技術專家到中國舉辦技術論壇,研討機器人、電動車及各個領域的新技術,給中國工程師帶來創新思路。
宋湘輝指出,“工業4.0”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使得智能制造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在自動化和控制領域,TE憑借出眾的創新技術優勢和深厚的行業經驗,成為本地市場和用戶實現高效生產的保障。“未來,TE將繼續為制造業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提供因地制宜的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5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