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維系生命的源泉,電是社會發展的命脈。化水患為水利,變水流為電流,這是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世界第一,然而如此豐富的清潔可再生能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僅開發36萬千瓦,處于一窮二白。建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水電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水電開發規模不斷邁上新臺階
水電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布局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建國以來,黨和國家就十分關心和重視水電的規劃建設,但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以及建國初期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后,改革開放前我國的水電建設相對較慢。改革開放后,我國水電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平均年投產量逐年上升,特別是1993年后,年投產均超過300萬千瓦,至1999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已達7297萬千瓦。進入新世紀,水電建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繼續加大開發力度的同時,中國水電人堅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指導下,實現水電健康有序開發。2004年9月,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大關,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國家。截至2008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已達到1.72億千瓦。我們只用了短短8年時間,實現了水電總裝機容量比建國50年的總和翻一番的超越,水電能源開發利用率也從改革開放前的技術可開發量不足10%提高到30%,水電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水電壩工技術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水電科技工作一直堅持以科學技術為引領,以電力建設為主戰場,以國家重大工程為依托,以科技成果工程化為基點,不斷推進水電建設和科技進步,走出了技術、資金和環保的約束困境,壩工技術不斷提升。到目前為止,包括200米級特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筑壩技術、200米級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技術、300米級特高拱壩及100米級特高碾壓混凝土拱壩技術、壩工基礎工程技術、高速水流的消能工技術創新在內的重大關鍵技術得到全面突破。這些頂尖的壩工技術使我國的水電事業躍升到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最高峰,我國的壩工建設水平在數量規模、技術難度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都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為我國電力科技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水力發電設備國產化水平顯著提高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事業蓬勃發展,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進了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60年來,特別是近30年,我國水電機電裝備有了顯著的進步,前后經歷了劉家峽、龍羊峽、巖灘、廣蓄等一批單機容量30萬千瓦級型機組投入運行后,單機容量40萬千瓦的李家峽,單機容量55萬千瓦的二灘,特別是30多臺單機容量70萬千瓦的三峽、龍灘機組順利投產;正在建設中的溪洛渡、向家壩、拉西瓦、白鶴灘、烏東德等電站,單機容量從70萬千瓦向著100萬千瓦機組發展。在遵循自主創新的戰略方針下,我國大型水電機組的制造能力和水平正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三峽工程左右岸26臺發電機組中有8臺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產化機組,正是通過“技術轉讓、消化吸收、自主創新”這三步,以及通過三峽工程建設,我國大型水電機電裝備制造業僅用了短短7年的時間,實現了30年的大跨越,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制造、安裝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時代開始到來。
給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效益
我國水電事業在帶來巨大發電效益同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區域經濟、改善大氣環境、減少河道泥沙淤積、改善水質、保障電網安全經濟運行,以及灌溉、供水、防洪、交通、旅游、養殖等方面的綜合效益同樣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僅發電量而言,一年就可替代約2.6億噸原煤,向大氣少排放約5億噸的CO2,生態和環保效益十分顯著。長江三峽的建設,實現了有效調控長江上游洪水,使中游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降低了洪災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讓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區1500萬人口得到安全保護,防洪效益巨大;同時,極大改善了庫區航行條件,三峽的航運量由歷史最高的1800萬噸激增到7000萬噸。水路交通的改善大大降低了水路貨運業成本,水上交通大動脈的形成迎來了航運的黃金時代。
大力發展水電事業,是增加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保護大氣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水電事業將以建國60周年為新的起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斷總結發展經驗,完善體制機制,實現水電事業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