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使更多創新型企業得到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正從上到下形成合力。
在中央,中國領導層力推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獲得政策便利。
在地方,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則逐漸落到實處。以廣東省東莞市為例,該市常務副市長張科介紹說,當地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和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措施。而高新技術企業也被視作東莞“雙創”工作的重要服務對象。
不過,中國的創新型企業發展并非全無阻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馬名杰向中新社記者指出,雖然現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對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激勵企業創新、增加創新型企業資本積累起到了積極作用,但該制度也存在門檻過高、手續繁雜、材料要求不盡合理等問題。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有必要通過完善認定條件,對創新型企業進行定向扶持。”馬名杰認為,官方應幫助更多創新型企業增加資本積累,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投得起研發、多投研發,從而化危為機,加速發展。
本次常務會議確定,修訂現行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更多向中小企業傾斜。首當其沖的便是適當放寬認定條件,包括對高新技術企業取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30%以上的要求,改為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比不低于10%。在保持大中型企業3%和4%研發費占比要求不變的情況下,將小企業的研發費比例要求由6%降至5%。
中小企業緣何備受重視?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長遠來看,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個性化消費、個性化生產的時代,將以小規模生產為主,因此中國需要更多中小微企業。
但目前的形勢并不樂觀。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最新數據,2015年四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91.8,較上季度下降0.1點,繼續處于不景氣區間。隨著此次有針對性地放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可以期待的是,中小創新型企業將進一步得到“松綁”,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和環境。
此外,本次常務會議還提出要簡化高新技術產業認定流程,縮短公示時間。與此同時,要擴充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剔除一批落后技術,使政策優惠發揮對科技創新的牽引作用。
“未來全球經濟增長將更多依賴于科技創新。對中國來說,推動創業創新不僅是實現經濟轉型和增長動力轉換的迫切需要,也是順應全球經濟和創新潮流的必然選擇。”在馬名杰看來,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進一步完善,有助于發揮政策合力,促進產業升級和新經濟部門成長,但關鍵還是要更加科學合理,便于操作和執行。(完)
摘自 中國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