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風暴,讓人們學會思考。
在“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該如何跨越失衡發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事實上,在金融危機尚未結束,全球經濟復蘇尚未開始之際,如何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正日益成為各國關心的問題。
無論是英國提出的發展“低碳經濟”和“數字經濟”,還是美國提出的“更新信息高速公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都是著眼于搶占“后危機時代”的制高點,打造和提升國家的長期競爭力。
作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企穩復蘇的中國經濟的一部分,經受了風雨洗禮的浙江經濟,也應該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向有別于傳統經濟的新經濟形態轉型升級。
低碳經濟、數字經濟“構建英國未來”
政策制定不僅要以經濟復蘇為目的,更要確保在危機后的全球競爭中占有先機。
在經濟衰退尚未結束、復蘇尚未開始之際,英國已經著手制定復蘇后的長遠發展戰略,力爭在全球經濟復蘇之后占據發展制高點。
今年年初以來,英國政府就多次強調后危機時代的發展和競爭問題,提出要利用英國良好的經濟和科技基礎盡早取得有利發展和競爭的地位。此后,政府逐步推出了以“構建英國未來”為主體目標的系列文件,勾勒出危機后英國的總體發展目標和戰略。
今年4月份,英國政府首先公布了“構建英國未來”的綱領性文件《新工業,新工作》。文件提出要“以戰略性眼光”來對待經濟復蘇。文件指出,各國都在制定危機后的經濟發展戰略,而英國必須在未來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政策制定不僅要以經濟復蘇為目的,更要確保英國在危機后的全球競爭中占有先機。
低碳經濟是英國后危機發展戰略之一。今年6月份英國幾個政府部門聯合制定了《英國低碳工業戰略》,對英國低碳工業的現狀和未來機會及戰略作了詳細分析和總體構想。
這一戰略指出,全球未來將向低碳經濟過渡,這將改變整體經濟結構,也將改變英國的工業面貌、商業供應鏈和人們生活工作方式。英國低碳經濟戰略的中心目標是:確保英國企業最大限度地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同時將經濟成本降至最低,而政府則將在經濟轉型中確保總體經濟資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
在具體發展領域方面,作為島國的英國將重點發展本國優勢產業,包括海洋風力發電、潮汐發電、民用核電、超低排放汽車研制以及可再生建筑材料和化工產品等,并將就此制定具體發展計劃。
此外,數字經濟是英國后危機發展戰略的又一重點。6月份英國政府發表了《數字英國》報告,成為“構建英國未來”的第二個系列組成文件。報告列舉和分析了英國當前數字經濟狀況、領先優勢以及發展前景。
根據該報告,建設“數字英國”共有五大目標,包括通訊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升級,為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和創新提供良好環境,提高各社會階層的數字使用技能以及保證全國家庭廣泛使用寬帶網絡等。
更新“信息高速公路”打造創新美國
既重短期的創造就業效應,又著眼于長遠,通過加大對教育、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基礎設施投入,提升國家的長期競爭力。
眼下,美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龐大的經濟刺激方案,美國國內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方案一旦實施,將有可能推動美國經濟進一步“數字化”。
美國的經濟刺激方案將具有濃厚的科技色彩,即使是一些基建項目也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該方案既重短期的創造就業等效應,又著眼于長遠,通過加大對教育、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基礎設施投入提升美國長期競爭力的用意相當明顯。
奧巴馬在正式就職前曾表示,希望“更新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有分析認為,奧巴馬政府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堪比克林頓政府,不僅將信息技術視為21世紀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且力圖通過實施經濟刺激方案等進行力度較大的政府支持。
據測算,該方案有可能使美國信息技術從業人員的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左右。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的負責人阿特金森認為,如果方案得以實施,這將是自“數字經濟”在美國出現以來,美國首次從聯邦政府層面如此大規模刺激這一新型經濟形態的發展。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強調利用新技術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其中的IT項目有望帶來創新性的應用解決方案,以下五方面值得密切關注:
一是健康檔案電子化。據認為,用能夠聯網共享的電子化檔案代替紙質檔案可提高醫療效率,減少重復診治和醫療失誤,并能為醫療系統降低成本。
二是構建21世紀教室。政府將幫助學校在課程中融合更多的技術元素,以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21世紀經濟發展的數字語言”,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是普及寬帶。美國政府將撥款60億美元,在寬帶網覆蓋率不高或未覆蓋的鄉村等地區普及寬帶網,選擇鄉村等地區有重點地加強寬帶網建設,有助于縮小“數字鴻溝”,提高美國國內電子商務等的整體發展水平。
四是建設智能化供電網。所謂的智能化電網數字化程度較高,它將借助雙向通信方式,大量采用傳感器和先進的信息技術。
五是推動電子政務,將使政府部門的運作適應21世紀的要求,如利用技術手段改進聯邦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等。
以新能源為突破口激發久違的技術革命
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這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造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
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仿佛一針強心劑,強勁地推動著美國的科技發展。而技術革新這盞明燈,成為美國經濟重生的主要動力和重要途徑。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在包羅萬象的科技領域內找到一個突破口,在經濟疲軟的今天,仍能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引領美國經濟走出低谷。
2009年4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第146屆年會上宣布了其在科學研究、創新等方面的新計劃和投資。他承諾,將把美國GDP的3%投資于研究和創新,這將超出美國在1964年創造的科研投資最高值。而在2月17日,奧巴馬已經簽署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約有1200億美元投向了科技領域用以支持高新產業的發展。這一大手筆,就連轟動一時的“阿波羅計劃”和“曼哈頓計劃”都無法企及,也標志著奧巴馬“科技新政”的全面展開。
在奧巴馬看來,這次冒險的一大伏筆就是通過發展新能源來激發久違的技術革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造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他認為,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
在此次1200億美元的科技刺激基金中,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就占了468億美元,可謂是獨領風騷。新能源開發備受關注不僅由于傳統的化石燃料即將耗盡,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態勢正愈演愈烈,而這與找尋替代能源的成本下降以及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是密不可分的。
面對600多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奧巴馬鄭重表示,清潔能源是當代的“偉大計劃”,其將成倍增加能源部科學辦公室等3家主要科學機構的經費,并將在能源部下成立先進研究項目局。
“后危機時代”低碳技術有全球應用價值
眼下,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硬約束,向“改善氣候”所要求的新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因此,低碳是“后危機時代”的實體經濟的方向與出路。
歷史上幾次重大的全球性和區域性金融危機都表明,虛擬經濟的泡沫化和危機,總與實體經濟的衰退相伴隨。失去實體經濟的強力支撐,虛擬經濟就成了空中樓閣。
本輪全球性經濟與金融危機同樣符合以上規律:一方面,以石油消費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實體經濟增長趨緩,各種要素報酬因技術進步速度放緩而遞減;另一方面,虛擬經濟的生產能力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求水平,出現了“金融產能過剩”。
于是,出路只剩一條,那就是為實體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空間。
眼下,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硬約束,向“改善氣候”所要求的新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碳是“后危機時代”的實體經濟的方向與出路。
首先,低碳技術有全球應用價值,收益效應明顯。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這意味著一項有效的低碳技術可以在世界各國推廣應用,新技術在廣泛應用的過程中將獲得較高盈利。
其實,低碳經濟有較長的產業鏈,產出效應明顯。在市場導向下,低碳經濟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在“后危機時代”足以支撐虛擬經濟。
與此同時,金融體系也必須為適應低碳經濟需要轉型。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不可能小視低碳經濟的長遠發展前景。就產業規模和范圍而言,僅在新能源領域,最新預測稱10年內我國的新增投資就將高達4.5萬億元人民幣。近期國內外多家銀行推出的“綠色信貸”項目,便是低碳金融的有益嘗試。
在相關國際公約的規定和控制下,全球已經形成碳排放權的統一交易市場,共有強制減排交易、自愿減排交易、配額交易和零售交易四種主要交易機制,目前的年度交易量在350億-400億美元。
低碳經濟與國際碳貿易的出現,對于以傳統制造業為服務重點的金融體系提出了挑戰,因此金融必須創新以適應新趨勢,可以發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證券、低碳期貨、低碳基金、低碳保理等各種低碳金融衍生品。
在“后危機時代”,世界經濟該如何跨越失衡發展的模式,走上富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事實上,在金融危機尚未結束,全球經濟復蘇尚未開始之際,如何調整經濟發展戰略,正日益成為各國關心的問題。
無論是英國提出的發展“低碳經濟”和“數字經濟”,還是美國提出的“更新信息高速公路”,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都是著眼于搶占“后危機時代”的制高點,打造和提升國家的長期競爭力。
作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率先企穩復蘇的中國經濟的一部分,經受了風雨洗禮的浙江經濟,也應該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向有別于傳統經濟的新經濟形態轉型升級。
低碳經濟、數字經濟“構建英國未來”
政策制定不僅要以經濟復蘇為目的,更要確保在危機后的全球競爭中占有先機。
在經濟衰退尚未結束、復蘇尚未開始之際,英國已經著手制定復蘇后的長遠發展戰略,力爭在全球經濟復蘇之后占據發展制高點。
今年年初以來,英國政府就多次強調后危機時代的發展和競爭問題,提出要利用英國良好的經濟和科技基礎盡早取得有利發展和競爭的地位。此后,政府逐步推出了以“構建英國未來”為主體目標的系列文件,勾勒出危機后英國的總體發展目標和戰略。
今年4月份,英國政府首先公布了“構建英國未來”的綱領性文件《新工業,新工作》。文件提出要“以戰略性眼光”來對待經濟復蘇。文件指出,各國都在制定危機后的經濟發展戰略,而英國必須在未來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政策制定不僅要以經濟復蘇為目的,更要確保英國在危機后的全球競爭中占有先機。
低碳經濟是英國后危機發展戰略之一。今年6月份英國幾個政府部門聯合制定了《英國低碳工業戰略》,對英國低碳工業的現狀和未來機會及戰略作了詳細分析和總體構想。
這一戰略指出,全球未來將向低碳經濟過渡,這將改變整體經濟結構,也將改變英國的工業面貌、商業供應鏈和人們生活工作方式。英國低碳經濟戰略的中心目標是:確保英國企業最大限度地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同時將經濟成本降至最低,而政府則將在經濟轉型中確保總體經濟資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
在具體發展領域方面,作為島國的英國將重點發展本國優勢產業,包括海洋風力發電、潮汐發電、民用核電、超低排放汽車研制以及可再生建筑材料和化工產品等,并將就此制定具體發展計劃。
此外,數字經濟是英國后危機發展戰略的又一重點。6月份英國政府發表了《數字英國》報告,成為“構建英國未來”的第二個系列組成文件。報告列舉和分析了英國當前數字經濟狀況、領先優勢以及發展前景。
根據該報告,建設“數字英國”共有五大目標,包括通訊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升級,為數字經濟領域的投資和創新提供良好環境,提高各社會階層的數字使用技能以及保證全國家庭廣泛使用寬帶網絡等。
更新“信息高速公路”打造創新美國
既重短期的創造就業效應,又著眼于長遠,通過加大對教育、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基礎設施投入,提升國家的長期競爭力。
眼下,美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龐大的經濟刺激方案,美國國內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方案一旦實施,將有可能推動美國經濟進一步“數字化”。
美國的經濟刺激方案將具有濃厚的科技色彩,即使是一些基建項目也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該方案既重短期的創造就業等效應,又著眼于長遠,通過加大對教育、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基礎設施投入提升美國長期競爭力的用意相當明顯。
奧巴馬在正式就職前曾表示,希望“更新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有分析認為,奧巴馬政府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堪比克林頓政府,不僅將信息技術視為21世紀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且力圖通過實施經濟刺激方案等進行力度較大的政府支持。
據測算,該方案有可能使美國信息技術從業人員的數量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左右。美國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的負責人阿特金森認為,如果方案得以實施,這將是自“數字經濟”在美國出現以來,美國首次從聯邦政府層面如此大規模刺激這一新型經濟形態的發展。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強調利用新技術來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其中的IT項目有望帶來創新性的應用解決方案,以下五方面值得密切關注:
一是健康檔案電子化。據認為,用能夠聯網共享的電子化檔案代替紙質檔案可提高醫療效率,減少重復診治和醫療失誤,并能為醫療系統降低成本。
二是構建21世紀教室。政府將幫助學校在課程中融合更多的技術元素,以讓學生能夠熟練掌握“21世紀經濟發展的數字語言”,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是普及寬帶。美國政府將撥款60億美元,在寬帶網覆蓋率不高或未覆蓋的鄉村等地區普及寬帶網,選擇鄉村等地區有重點地加強寬帶網建設,有助于縮小“數字鴻溝”,提高美國國內電子商務等的整體發展水平。
四是建設智能化供電網。所謂的智能化電網數字化程度較高,它將借助雙向通信方式,大量采用傳感器和先進的信息技術。
五是推動電子政務,將使政府部門的運作適應21世紀的要求,如利用技術手段改進聯邦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等。
以新能源為突破口激發久違的技術革命
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這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造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
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仿佛一針強心劑,強勁地推動著美國的科技發展。而技術革新這盞明燈,成為美國經濟重生的主要動力和重要途徑。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在包羅萬象的科技領域內找到一個突破口,在經濟疲軟的今天,仍能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引領美國經濟走出低谷。
2009年4月2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第146屆年會上宣布了其在科學研究、創新等方面的新計劃和投資。他承諾,將把美國GDP的3%投資于研究和創新,這將超出美國在1964年創造的科研投資最高值。而在2月17日,奧巴馬已經簽署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約有1200億美元投向了科技領域用以支持高新產業的發展。這一大手筆,就連轟動一時的“阿波羅計劃”和“曼哈頓計劃”都無法企及,也標志著奧巴馬“科技新政”的全面展開。
在奧巴馬看來,這次冒險的一大伏筆就是通過發展新能源來激發久違的技術革命,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營造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徹底走出經濟危機的陰霾。他認為,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國家將領導21世紀。
在此次1200億美元的科技刺激基金中,可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就占了468億美元,可謂是獨領風騷。新能源開發備受關注不僅由于傳統的化石燃料即將耗盡,還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態勢正愈演愈烈,而這與找尋替代能源的成本下降以及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是密不可分的。
面對600多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奧巴馬鄭重表示,清潔能源是當代的“偉大計劃”,其將成倍增加能源部科學辦公室等3家主要科學機構的經費,并將在能源部下成立先進研究項目局。
“后危機時代”低碳技術有全球應用價值
眼下,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硬約束,向“改善氣候”所要求的新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因此,低碳是“后危機時代”的實體經濟的方向與出路。
歷史上幾次重大的全球性和區域性金融危機都表明,虛擬經濟的泡沫化和危機,總與實體經濟的衰退相伴隨。失去實體經濟的強力支撐,虛擬經濟就成了空中樓閣。
本輪全球性經濟與金融危機同樣符合以上規律:一方面,以石油消費為主要特征的傳統實體經濟增長趨緩,各種要素報酬因技術進步速度放緩而遞減;另一方面,虛擬經濟的生產能力超過了實體經濟的需求水平,出現了“金融產能過剩”。
于是,出路只剩一條,那就是為實體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空間。
眼下,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硬約束,向“改善氣候”所要求的新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碳是“后危機時代”的實體經濟的方向與出路。
首先,低碳技術有全球應用價值,收益效應明顯。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這意味著一項有效的低碳技術可以在世界各國推廣應用,新技術在廣泛應用的過程中將獲得較高盈利。
其實,低碳經濟有較長的產業鏈,產出效應明顯。在市場導向下,低碳經濟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在“后危機時代”足以支撐虛擬經濟。
與此同時,金融體系也必須為適應低碳經濟需要轉型。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不可能小視低碳經濟的長遠發展前景。就產業規模和范圍而言,僅在新能源領域,最新預測稱10年內我國的新增投資就將高達4.5萬億元人民幣。近期國內外多家銀行推出的“綠色信貸”項目,便是低碳金融的有益嘗試。
在相關國際公約的規定和控制下,全球已經形成碳排放權的統一交易市場,共有強制減排交易、自愿減排交易、配額交易和零售交易四種主要交易機制,目前的年度交易量在350億-400億美元。
低碳經濟與國際碳貿易的出現,對于以傳統制造業為服務重點的金融體系提出了挑戰,因此金融必須創新以適應新趨勢,可以發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證券、低碳期貨、低碳基金、低碳保理等各種低碳金融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