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網
王儒敬在向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張寶文、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等介紹中科院農業物聯網技術成果與應用情況
【科學網 通訊員 仉天聰 記者 張行勇報道】11月 6日上午,在第20屆楊凌農高會主展館“國際農業合作與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館”內的中科院展區,設置的“智慧農業——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體驗展區展臺前, 人頭攢動,與會代表將中國科學院新農村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儒敬研究員圍的是里外三層,爭相咨詢智慧農業中的精準農業中種、肥、藥、水、等要素精細調控與 農作物病蟲害自動識別等技術應用情況。
那么,農業物聯網到底是什么?它的應用對農業有何幫助?它的前景如何?它走進農家還有多遠呢?
記者就這些問題,在此次楊凌農高會期間和近日采訪王儒敬等專家。
智慧農業=(精準農業、設施農業)+自動化+信息化+物聯網
據了解,以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為代表現代農業模式重點發展精準農業,其特點:3S技術、智 能化高度發達,農場主文化程度高、經濟收入高,集約化程度高;以日本、以色列等國家為代表現代農業模式重點發展設施農業與工廠化農業,其特點:土地短缺、 工廠化管理,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高度發達,農戶文化程度高、經濟收入高。
3S技術是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統稱。
“目前我國農業3S技術、智能化、低成本高可靠農業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缺失,農民經濟承載力脆弱、文化水平低,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發展我國現代農業應是多模式并存——精準農業、設施農業、智能農業,符合我國具體國情。”王儒敬認為。
農業物聯網是將先進、普適的感知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傳統農業生 產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我國農業生產中精播、精施、精準控制、全程溯源等瓶頸問題,源頭上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環境污染問題,實現農業高產、 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生產目標” 。農業部余欣榮副部長提出“按照全要素、全系統、全過程的三全理念發展我國農業物聯網技術”,并從理論、技術、應用以及政策、法規等率先開展農業物聯網區 域示范工程。將對我國現代農業模式的建立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發展農業物聯網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支撐,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突破口。王儒敬講。
“十八大”報告中強調“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提出“四化同步”、城鄉統籌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更加強調了信息化支撐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的核心作用。
“農業物聯網技術成果在我國的推廣普及將使我國干旱半干旱農業區實現節水滴灌成為可能,有效解決農業糧食增產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山侖研究員在11月8日上午參觀中科院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體驗展區時表示。
農業物聯網到農戶大田的距離
農業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具體應用可以十分廣泛,在什么時候施肥、要施多少肥料、選 用那種肥料的問題,及播種、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收獲等的確定,都可依靠農業物聯網技術實現,不勞累而且精確。從此改變農民靠掌握的經驗來種田 的習慣,不風吹雨淋而模糊的感覺種地,收益甚少,以致出現“誰來種田“的現狀。
王儒敬說,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新型農業生產力,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業傳統落后的面貌,全面提高農業國家競爭力。
我國農戶是否會用?用得起?一些參觀咨詢的農民、省市領導滿懷疑惑的問。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土壤成分檢測方面,測一田塊一個點的養分需要二百多元。如果將一 塊田的重金屬全測出來則需要上千元。但使用激光與近紅外實時監測設備測一個點,在除去購買成本的條件下,檢測一次可能只需幾分錢。不過,在考慮到購買設備 成本的情況下,就必須大規模社會化服務,方能夠抵消成本。”王儒敬回答。
而使用這些設備是不是需要很多有關方面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呢?對此,王儒敬表示,對于農民來 說,使用基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設備十分簡單,比如使用激光土壤成分監測系統和近紅外土壤肥力感知系統時,農民不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只要把傳感設備放置在需 要的位置就可以了,傳感器會自動搜集信息,而一系列復雜的信息分析處理過程都不用農民來傷腦筋,系統會自動作出判斷和回應。
“農業信息化目標是農戶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不可否認,面對千家萬戶的農民,我國農業 信息化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降低信息生產成本,即在信息獲取、處理、傳輸等各環節上的成本。農業信息服務的低成本、個性化、專業化、可持續,是我國農 業信息化發展重大技術瓶頸。”王儒敬毫不掩飾地表示。
“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能夠實現農業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控制病蟲害防治用藥,從而提高 農產品質量與減少環境污染。基于農業網物聯網技術應用前景廣闊,可以將其應用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并且在不同地區都可以使用。在大規模農業生產中使用時 能夠使每次工作所需的成本大大降低。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加快,工農互惠、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分享現代化成 果,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土地流傳的有序進行,城鎮化進程與農業龍頭企業、種糧大戶的同時成長,制約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瓶頸問題會隨之解決。”“農業 物聯網的研究與應用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求。”中科院西安分院黨組書記、昆蟲分類專家楊星科認為。
中科院的引領與率先作用
據了解,10多年前,中國科學院在知識創新工程中就對傳感網/物聯網領域進行了戰略性的前 瞻性布局并借助其在傳感器、電子信息、生物和農業領域等的多學科優勢,投身農業物聯網研究應用。目前,中科院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優勢,在沈陽、天津、無 錫、安徽等多個地區開展了不同類型的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特別是2010年5月,中科院與沈陽軍區開展院軍合作,打破國外精準農 業在3S技術、傳感器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高技術壟斷與封鎖,中科院智能所、遙感所、地理所密切合作,攻克系列難關,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的動態監 測平臺、綜合數據庫和空間分析工具、可視化的分析管理和決策軟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馬力機械+立體監測+智能決策+精確控制”的精確農業技術體 系,為我國規模化實施精確農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示范模式。
王儒敬堅信,信息作為現代農業基本要素將會很快向農業生產管理深層滲透,信息服務技術向著 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個性化、低成本方向的發展,海量信息低成本獲取、傳輸、大數據建模技術的瓶頸突破,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使智慧農業逐步走進 農家,為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助力的同時,也為廣大農產品消費者帶來進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