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無辜“被網癮”,40小時的診斷標準備受爭議,雖然相關人員及時辟謠,但公眾的質疑和詰難仍難平息。
紛紛擾擾之后,細細想來,其實每個人對“癮”與“非癮”的不同理解,折射出的是他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接受新科技對原有生活方式的改變。
當技術創新、產品更替越來越快,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已不可逆轉之時,有一個根本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是去適應新科技,被它駕馭,抑或是其他。筆者以為,我們應當學會把新科技融入生活。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葛洛龐帝推出《數字化生存》。書中預言了未來數字化生存的奇妙景觀。人類對生活產生的基本欲求促使我們運用科學知識,改進生活物質條件。不到10年的時間,當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電話、新一代電子家電像潮水一樣滲入我們的生活,徹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狀態和思維方式的時候,人們卻禁不住擔憂“科技是否會成為扭曲真實生活世界的力量”。
新技術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并由此展示出其工具的特性。遵從科技的原始價值,把新科技融入生活,不是讓科技無限擴張,侵略我們生活的整體,不是強迫人們依從科技系統而生活。其前提是科技的基礎當在真實的生活世界,而非虛擬的空間。把科技放在生活中,對它進行合理重構,才能讓科技復歸正位。
只有當新科技融入人們生活,我們才能盡情享受科技帶給我們的方便、快捷、舒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