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年終盤點驚喜連連——15項新藥研發成果成功轉讓,合同總額8億元,超過前5年成果轉化總額;5個1.1類化藥新藥獲得臨床批件,成為年度化藥領域最具創新能力的藥物研發機構。
與此同時,上海金融學院年輕教師陳彬對新年滿懷憧憬。今年1月1日,陳彬與學校簽訂了3年的離崗協議,正式以技術入股方式參與保險類企業創業,成為上海高校離崗創業的第一人。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科研人員以及陳彬的生活變化,均源于上海的科技創新“22條”。去年5月,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出臺“22條”及若干配套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集聚創新人才舉措,以創新人才優勢,撬動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產業優勢。
更加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構筑起上海創新人才庫。隨著降低永久居留證申辦條件,外國留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在上海創新創業等政策出臺,以及居住證積分、居住證轉辦常住戶口、戶籍人才引進的政策體系完善,上海人才引進速度加快。去年,非上海生源應屆大學生落戶1.73萬人,留學人員落戶7459人,辦理外國專家證8714人。
更開放的人才評價體系,以及市場化的激勵機制,激發了人才的積極性。在上海,創新主體對創新人才有最終評價權,政府簡政放權,鼓勵科研人員雙向流動,強化股權激勵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成果收益按照5∶2∶3比例分配,五成獎勵給成果發明人;兩成給予成果完成團隊,作為后續新藥研發經費;剩下三成“反哺”藥物所,用于維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這些政策打通了創新鏈和產業鏈,為科技成果松了綁。
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需要政府進退有度。退,是騰出空間,培育優化創新生態系統的關鍵要素,讓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科技創新。進,是面向“市場失靈”領域,主動作為,加強統籌和頂層設計。去年底,上海“科技創新板”正式開盤,實現了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與資本市場有效對接,緩解融資難。還建立引導基金,促進天使投資發展。
加快科創中心建設,對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去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3.7%,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9件。國內外研發機構加快集聚,目前落戶上海外資研發中心已達396家。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