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鏈接:2016年控制網專題——工業4.0撬動工業服務新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一家之言李燕
制造業服務化是制造企業從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價值增值、提升企業競爭力等動因出發,由提供產品為中心向提供服務 為中心轉變的一種動態過程。制造業服務化是制造企業的戰略轉型和服務創新,它使企業的收入來源從有形的產品拓展到無形的服務,它延伸了制造業的價值鏈,促 進了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過渡。我國制造業長期處于國際價值鏈的中低端,亟須完善相關政策,加快服務化進程,為建設“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一、對現階段推動制造業服務化的幾點認識
制造業服務化是引領我國制造業升級的重要途徑。發達國家制造業服務化的實踐始于上世紀60、70年代,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程 度的提高以及大型裝備復雜化程度的加深,制造環節在整個價值鏈中的比重日趨下降,產品的研發設計、交付、安裝、維護和服務等各環節需求及所占價值愈加提 升。相關資料表明,在發達的制造業市場上,產品生產所創造的價值僅占總價值的1/3左右,而基于產品的服務所創造的價值占到了2/3。我國制造業結構中一 般加工制造業占較大比重,只有將中國創造和中國服務融入中國制造,向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才能實現中國制造的高端轉型。
高度重 視“互聯網+”為制造業服務化發展帶來的機遇。當前,在以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代表的新工業革命推動下,全球制造業服務化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服務形 態進一步創新,涌現出眾包設計、網絡協同研發、基于工業云的供應鏈管理、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服務模式和服務業態。服務價值進一步倍增,比如巴西的 戈爾航空公司利用GE提供的工業互聯網遠程管理平臺跟蹤和分析飛行路線和油耗,預計未來5年將節約成本9000萬美元。服務主體更加多元化,眾多中小企業 憑借云計算、云服務平臺開展面向客戶需求的定制化服務,大幅提升了市場競爭力。基于互聯網的制造和服務模式創新也造就出耐克、小米等一批無工廠化生產者, 并重塑制造業競爭格局。
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制造業服務創新。從經濟績效上講,服務創新的價值往往不亞于技術創新,有時甚至高過技術創 新。芬蘭早在2005年就先后部署創新制造(SISU2010)、創新服務(Serve)、創新運營模式(Concept of Operations)等三項工作計劃,并設立了每年一度的制造服務企業日。歐盟將發展“高附加值的歐洲制造”和“知識為基礎的工廠”放在制造業創新的突 出位置,并通過FP5—FP7等研究計劃加以落實。日本重點完善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和相應的行業標準,制定了25種與企業相關的認證體系,以促進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二、當前推動制造業服務化的重要著力點
把推動創新放在制造業服務化的核心位置。基于復雜產品系統的創新和管理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制造業服務化的重要源泉。在這一過程中,不可 避免會涉及創新要素的投入,需要整合、匯集相應的知識、技術、信息和人才方面的資源,也需要一些創新服務的載體比如創新服務中心和平臺的支持,政府應在創 新要素投入、資源整合、營造創新環境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把融合發展作為制造業服務化的重要突破口。一是促進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數字化設計、網絡協同研發、現代化供應鏈管理、個性化定制、在線檢測、遠程診斷和維護等基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服務功能創新。二是促進制造企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的資源整合和業務融合,通過深度合作,使制造企業能夠進一步涉足設計、制造、運維、營銷、培訓等全產業鏈業務,實現從制造企業向制造服務企業的戰略轉型。
發揮重點行業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不同行業和領域的產品特征,大力推廣應用不同的典型制造業服務模式。引導裝備企業以服務產品全生命周期為目標,做 好技術支持、故障診斷、檢測、維護、保養等產業鏈延伸服務;鼓勵汽車企業依托無線通信技術和衛星定位系統開展遠程診斷、安全援助、定位導航等安全信息服 務;支持節能環保企業開展系統設計、成套設備、工程實施、維護管理等環保總集成、總承包服務,發展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服務模式。鼓勵企業開展面向客戶需求 的個性化產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服務;開展融資租賃、消費信貸、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等便利交易過程的服務;不斷提高制造企業產品設計、技術開發、信息服務等 投入的比重,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
強化制造企業核心能力建設。我國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滯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核心能力的不足,在 轉型所需的技術、人才以及運營管理經驗方面都遠遠不夠。一要加強企業技術和專利建設,提高面向服務的技術開發能力;二要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具有 制造業背景又能針對客戶需求開展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三要加強企業運營管理體系建設,為企業服務創新在投入產出、風險控制、運營管理等方 面提供支持。
三、相關政策建議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打通現有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放寬制造企業開展服務業務和涉足生 產性服務領域的準入門檻,減少不必要的前置審批和資質認定條件,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支持裝備企業取得工程和設備總承包資質,積極拓展總集成總承 包服務;支持制造企業開展融資租賃和消費信貸業務,涉足金融服務領域;支持汽車企業開展車載信息服務,獲得互聯網信息服務相關資質。
完 善制造業服務化的財稅政策。設立制造業服務化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支持制造企業服務創新的研發投入,對制造業服務化功能區、公共服務平臺等載體建設給予支 持。政府采購大力支持服務型制造發展。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覆蓋范圍,鼓勵制造企業加大服務創新相關投入。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中,進一步加大對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測認證、節能環保等科技型、創新型制造服務企業的支持。
強化制造業服務化的金融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為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支持有條件的制造企業通過債券融資、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多種形式,通過并購重組等多種資本運作方式,獲得服務化轉型所需的資金支持。
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聚焦重點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一批制造業服務化示范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匯聚科技和服務資源,為園區內制造企業開展服務創新 提供支撐。特別是面向廣大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推動建設一批集基礎研發、工業設計、試驗檢測、計量認證等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和服務功能區,從投入和 產出兩個方面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
健全制造業服務化標準體系。加強基于服務質量的制造業服務標準化管理。推動工業互聯網、車載信息服務、制造業物流等制造服務標準的制(修)訂。加強標準的運用,完善相關標準認證認可體系,促進制造業服務化市場健康規范發展。
(作者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產業政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