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在最新發布的“十三五”綱要中,多個項目與航天直接相關,引來航天界代表委員熱議。“十三五”期間,中國要在太空干這些大事。
建設“兩室一廳”空間站
“十三五”期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將實施一系列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代表介紹,中國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后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先后與天宮二號對接;2018年前后發射試驗性核心艙,2022年前后發射基本模塊為20噸級艙段組合的空間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委員介紹,將建成的空間站包括一個核心艙、兩個實驗艙,整體呈T字構型。
除了“兩室一廳”結構,核心艙的五個對接口還可以對接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另有一個供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出艙口。
去月球背面轉轉
未來兩年,嫦娥五號、四號探測器將先后飛往月球。
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代表透露,嫦娥五號將在年內完成總裝測試,預計在2017年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顧問葉培建委員表示,嫦娥五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國防科工局最近發布,探月領導小組已確定“著陸器和巡視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并增加中繼衛星在地月L2點進行中繼通信”的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將在2018年6月發射中繼星、同年年底發射著陸器和巡視器。
該任務最大的難點在于,人類在地球上無法與月球背面直接通信。葉培建說,利用中繼星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這是中國人的創舉,如同在距離月球8萬公里的地方布置一個通訊站,可與地球保持全天候通信。
火星探測一次實現“繞、落、巡”
2011年,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坐上了不靠譜的“順風車”。它搭載于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內部升空,因該探測器變軌失敗而迷失在太空。此后數年間,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一度擱置,以至于讓“亞洲首個成功抵達火星的探測器”名號被印度的曼加里安號摘得。
近日,葉培建表示,中國有可能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經過數月飛行后到達火星。
葉培建說,盡管中國不是第一個實現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但起點和水平很高。與曼加里安號探測器只是繞火星赤道軌道飛行、只能看到火星“腰帶”不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繞火星飛行,并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此后還將著陸火星,讓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走起來。
北斗導航實現高精度全球覆蓋
“北斗系統全球組網有望在今年年底拉開序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
從2015年3月到今年2月,北斗工程發射了5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開展了新型導航信號、星間鏈路等試驗驗證工作,并適時入網提供服務。至此,北斗邁出了向全球覆蓋的堅實步伐。
“今年中國還將發射2顆北斗導航衛星,作為已有衛星的備份和保底。”冉承其說,“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發射18顆新北斗衛星,將構成全球基本星座。”
按照計劃,北斗系統將于2018年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前后,將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提供覆蓋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建成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
今年1月5日,高分四號衛星發回首幅圖像。圖像質量優越,達到預期目標。
“高分四號意義極為重大,不亞于大飛機C919下線。”葉培建說,該衛星懸停在赤道上空36000公里的軌道,凝視區域涵蓋中國周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分辨率達到50米以內。
此前,中國先后發射了高分一號、二號衛星,其數據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千余家單位。目前,高分專項已在21個省級行政區域建立數據與應用中心。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了解到,中國計劃于今年8月發射1米分辨率雷達遙感衛星高分三號。其他高分系列衛星也將在2020年以前發射升空。高分系列衛 星覆蓋從全色、多光譜到高光譜,從光學到雷達,從太陽同步軌道到地球同步軌道等多種類型,將構成具有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和高光譜分辨率的對地觀測 系統。
新一代運載火箭挑起大梁
今年,備受矚目的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七號均將亮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委員介紹,長征七號火箭目前已進入全面總裝階段,預計今年6月首飛。未來可用于發射貨運飛船;長征五號火箭計劃于今年9月首飛,將使中國火箭運載能力與世界主流相當。
胡浩說,長征五號將為中國探月三期工程提供動力。
2015年9月,中國另外兩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和長征十一號先后首飛成功。長征六號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中國一箭多星發射新紀 錄;長征十一號可滿足不同任務載荷、不同軌道的多樣化發射需求,可在24小時內完成發射準備工作,對提升快速進入空間的能力具有里程碑意義。
梁小虹還透露,中國重型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有望15年內首飛。其運載能力將達到中國現役火箭的五倍,可以滿足載人登月、火星取樣返回等任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