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作為創新引領者,科技小巨人企業正成為各地重點打造和扶持的對象。不少省、市及相關高新區都將“小巨人”培育計劃列入各自的“十三五”重點工作。科技小巨人企業在加快轉變地方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表現出極大帶動力,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器。
“小巨人”經濟增長快速
“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是天津實現‘十三五’奮斗目標、支撐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在天津市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動員大會上如此表示。
目前,天津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已達3410家。天津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1-9月,天津規模以上工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162.87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高于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4.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到48.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29.61億元,同比增長5.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增速7.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48.3%。科技小巨人企業對天津經濟社會發展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地作用。
作為天津科技小巨人企業“發源地”的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始終走在該市前列。數據顯示,天津自創區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已達7619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323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天津市40%以上,上市企業數量占該市的37%。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天津自創區經濟運行依然保持高位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已超過40個月保持天津市領先位置,工業總產值、經濟總量和財政可支配能力分別相當于2010年的6倍、5倍和5倍,經濟總量由天津市第8名躍升至第3名。5年來,天津自創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增長9倍,增量、數量保持該市第一,科技小巨人企業增長9倍。
除天津外,科技小巨人企業在其他地區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合肥高新區持續開展以“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為主體的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2015年,合肥高新區新認定科技小巨人企業44家,目前共有小巨人企業346家。2015年11月,合肥高新區科技小巨人企業華米科技入選《2015年福布斯中國成長最快科技公司》。
新興產業中堅力量
大批科技小巨人企業的涌現,不僅為區域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也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據天津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天津85%的科技小巨人企業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成為該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堅力量。
天地偉業是天津自創區的一家科技小巨人企業,自成立以來,就以爭做“技術領先型”企業為發展定位,并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天地偉業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法、電力、教育等不同行業推出一系列安防視頻監控領域的解決方案,主持和參與起草國家行業標準17項,擁有專利、軟件著作權百余項,先后承擔了國家發改委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科研專項。
作為長春高新區科技小巨人企業的典型代表,吉林省科英激光技術公司的表現也十分搶眼:員工百余人,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四大類產品出口到30多個國家,性價比遠高于同類進口產品,其研發生產的激光手術系列設備占據國內40%的市場份額,成為長春市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
鑒于科技小巨人企業高度活躍的創新力,以及對地方發展新興產業的帶動作用,繼續壯大科技小巨人企業已成為不少地方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2016年2月,天津自創區發布《天津高新區科技小巨人升級版五年行動方案》,充分發揮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全面推動該市科技小巨人企業跨越式發展,形成“頂天立地”的創新型企業群體。按照方案部署,到2020年,天津自創區內將集聚科技型中小企業1.2萬家,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突破550家,群體規模顯著擴大。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的將達到80家、超過10億元的50家,新增科技領軍企業20家,新增“殺手锏”產品50項。工業領域科技小巨人企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5%。
地方加大力度培育
在相關高新區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的同時,地方政府也給予了科技小巨人更多政策關懷。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做優做強做大科技小巨人企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天津市委、市政府下發《關于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級版的若干意見》,著力推動能力升級、規模升級和服務升級,實施領軍企業培育、科技小巨人“小升高”、高端人才引進培養、科技小巨人企業“小壯大”等10項工程。根據該意見,2016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將達到8萬家,科技小巨人企業將達到3800家。支持企業開發“殺手锏”產品60項,重點新產品100項,加快支持科技小巨人企業進行產品創新步伐。
長春市持續優化科技企業發展環境,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長春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先后多次深入科技小巨人企業進行調研、現場辦公,長春市級直屬部門、縣(市)區、開發區齊抓共管,加強要素保障,全力扶持科技企業成長壯大。繼續開展科技企業認定工作,并對通過吉林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長春市科技局認定的科技型小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補助。
廣州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健全覆蓋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等不同階段的科技扶持措施,從科技小巨人企業入庫到廣東省科技廳受理高企認定,再到正式獲得高企認定,分別給予20萬元、60萬元、100萬元的補助。在上述政策的引導和驅動下,2015年,廣州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接近此前兩年總和。今后,廣州市將繼續抓科技創新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抓緊建立廣州市科技創新企業數據庫,遴選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加大政策和經費支持力度,并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重點。力爭到2017年,培育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4500家(每年1500家)。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