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是我國經濟從生產要素低成本優勢到全要素生產率優勢的攀登期;是深化改革構建發展體制保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是打造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增強全球經濟影響力的窗口期。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近日發布的《2016年企業發展形勢展望》做出預判,今年中國企業發展將呈現三大明顯趨勢。
行業和大企業業績分化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根據中央部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是去產能。這必然會對傳統行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產業格局變化與大企業發展密切關聯,據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的一項全國性企業問卷調查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38.48%的大型企業實現了銷售增長,高于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42.76%的大型企業銷售收入下降,高于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這說明大企業的業績分化程度顯著高于中小企業。大企業是中流砥柱,在經濟增速放緩和行業格局的變化中肯定首當其沖。那些能夠預見經濟發展趨勢,提前布局戰略轉型的大企業,有望繼續取得良好的業績;否則,其處境肯定會比中小企業還困難。隨著傳統企業加快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行業和大企業業績將出現進一步分化,并在相互作用中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消費升級倒逼企業產品和服務提質。當前我國消費升級將從商品消費驅動轉向服務消費驅動,從傳統消費驅動轉向新興消費驅動,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增加和80后、90后成為主力消費者的趨勢必須得到足夠重視。與重化工業產能過剩、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共存的是,目前我國優質日用消費商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比較突出。搶購日本馬桶蓋、電飯鍋等社會現象正是這個問題的具體反映。在消費升級的驅使下,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成本導向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將得到糾正,良好的消費者體驗成為商業模式構建的核心要素,消費定制化服務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傾向于研發和生產高附加值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一些“占山為王”的大企業將主動打破產業標準壟斷格局,大力推動標準國際化,以標準國際化推動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在“補短板”的思路下,我國零部件產業的質量水平和標準化將得到重視,供應鏈整體水平的提升將有力支撐產品和服務創新。
“互聯網+”推動企業全方位和多元化創新。如今,“云”“網”“端”已經成為支撐產業升級和企業發展的新一代基礎設施,更多的創新資源將向該領域積聚。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企業的發展理念更加豐富,發展空間更加復雜多維。跨界經營和企業生態圈的構建,使得傳統產業邊界日益模糊。企業可以沿著核心能力實現產業延伸,也可以根據信息和知識積累拓寬產業邊界,還可以沿著客戶群的需求去實現后向垂直整合,抑或借助大數據平臺對現有商業網絡實現利益增值重構。互聯網開放、共享、協同、去中心化的特征推動創新主體、創新流程和創新模式的深刻變革,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借助互聯網在研發、設計、制造、營銷及服務等多環節實現與用戶的互動分享,構建客戶需求深度挖掘、實時感知、快速響應、及時滿足的創新體系。企業組織形態呈現小型化、分散化、創客化、網絡化、平臺化等多維發展的態勢。以大數據應用為支撐,以產品和技術標準為紐帶,基于物聯網的行業垂直整合電商將異軍突起。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