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大背景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十三五”規劃《綱要》再次強調了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遵循,必將推動我國更加科學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利益和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新形勢下,新發展理念也將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遵循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的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都已發生深刻變化。新發展理念為我們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指明了科學方向。
創新發展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不竭動力。堅持創新發展,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實現轉型升級所必須依靠的第一動力。目前,我國的創新驅動正從單純的科技創新走向全面創新。一方面,在航空航天、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科技領域不斷創新突破,一些新技術、新產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改變原有的市場流通和交換方式。在創新主體上,我們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創新市場化、普遍化,讓具體創新政策下沉為基層的創新實踐。著眼未來,要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必須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創新新路。
協調發展促進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區域發展失衡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堅持協調發展。我們要堅持東中西部聯動發展,構筑經濟新軸帶,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在區域協同聯動發展過程中,沿海經濟軸帶需要提質增效,沿江經濟軸帶應擴容提速,沿線經濟軸帶應培育新的增長點或增長極。區域協同聯動發展不在于各區域發展速度的一致性,而應宜快則快、宜慢則慢,關鍵是形成區域間更強的經濟聯動,按照區域自身特點處理好改革和發展的關系。綠色發展保證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帶來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未來,我國必須走綠色發展之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低碳產業。目前,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國的太陽能利用、風力發電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在清潔煤利用方面,我國正快速部署建設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煤炭燃燒技術世界領先;在高壓輸電方面,我國已建成世界上第一批特高壓交流直流傳輸線。堅持綠色發展,還應加大新能源供給的技術支持力度,為綠色發展增添強勁引擎。
開放發展更好解決經濟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無疑得益于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今后的發展仍然需要以開放發展助推。在傳統開放紅利逐步衰減的情況下,我們應不斷提升開放水平,更好更深地融入世界經濟。目前,我國實施自貿區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牽頭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國際性金融組織,都是立足開放發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努力推動我國經濟在更高水平上發展的有力舉措。
共享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收入分配不公問題也日益突出。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國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大力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通過公共財政調節收入分配格局,推動形成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相互促進的局面,為在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提供更好條件。
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國智慧”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以歐美發達經濟體借貸消費、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依靠高儲蓄和廉價勞動力擔當“世界工廠”為特征的世界經濟發展模式日漸式微。美國實施再工業化等戰略,一些跨國公司回歸美國本土。但這些變化并沒有徹底改變舊的世界經濟發展模式,世界經濟依然處于艱難復蘇、低迷曲折的狀態。當前,受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彼此依賴程度加深。與此同時,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深刻調整,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力量相對上升。在這樣的發展背景和格局下,世界經濟發展要提升穩定性和彈性,必須突破地域限制、制度差異和政治區隔,重構世界經濟生產、消費與分配方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把握當前世界經濟發展形勢,為改變世界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努力方向、貢獻了“中國智慧”。
世界經濟發展需要更加倚重創新發展。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乃至實現新一輪快速增長,必須依靠創新。當前,世界正處于前后兩次科技革命的交替期,一些重要科學技術正在醞釀突破。在約束變量增多的情況下,世界經濟的復蘇比以往更加需要倚重科技突破和創新驅動。倚重創新驅動發展,產業、產品創新不再是全部內容,業態、模式創新將更加普遍。這也使得生產、消費、交換相應發生變革,原有的先在發達國家實現技術創新和應用、再向全球擴散轉移的發展模式正發生較大變化。業態與模式創新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創新空間大大拓展、創新動力大大增強,更有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和增長。
世界經濟發展必須注重協調發展。國際金融危機及其后續出現的經濟低迷,容易產生經濟發展的單邊主義,滋生貿易保護主義,延緩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導致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當前,美國主導的TPP、TTIP等區域投資貿易協定盡管在一定地域會產生更大的協調作用,但從全球角度看,其區域局限性比較明顯。越是經濟發展困難時期,越需要堅持協調發展,在更大空間開展合作。只有解決全球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才能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合作共贏,將為更多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創造機會,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正能量。
世界經濟發展既受制于也受益于綠色發展。基于能源資源瓶頸,生產不可能無限擴大,增長有其約束性邊界。按照聯合國2013年的人口預測數據,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5億,現有生產方式和能源資源消耗速度可能會使碳氫化石燃料在2050年左右枯竭,并導致全球氣溫升高2—4攝氏度。建立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控制全球氣溫持續升高已成為各國共識。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近200個締約方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定——《巴黎協定》,承諾控制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綠色發展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核心議題。加大清潔能源使用和新能源開發,將為未來新技術運用和新產業拓展開啟更大發展空間、創造更大經濟容量,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世界經濟發展亟須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經濟發展規律和世界經濟實踐表明,開放發展是經濟充滿活力的源泉。市場經濟是開放型經濟,更多的國家融入世界市場,有利于在全球范圍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世界經濟效率。當前,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為開放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和基礎,有利于各個國家拓展開放廣度、挖掘開放深度,讓世界經濟發展獲得更多開放紅利。在當前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和增長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都應堅持開放發展,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世界經濟發展要求堅持共享發展。共享發展是收入分配方面的理念變革,著眼于打破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惡性循環,提高全球的社會福利水平,這必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積極推動作用。而且,堅持共享發展還將帶來共享經濟這種新的商業模式,用“勞動者—共享平臺—消費者”商業模式取代傳統的“勞動者—企業—消費者”商業模式。這一商業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供給側存量閑置資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需求側消費者的消費成本,有利于解決消費結構失衡問題。堅持共享發展,為擺脫當前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的現實困境開出了一劑藥方。
摘自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