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構建創新能力強、品質服務優、協作緊密、環境友好的現代產業新體系?!?br/>
2015年8月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西安高新區,正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供給側改革的關鍵領域,優化經濟結構、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經濟發展品質,不斷發揮園區在創新型省份建設、全面改革試驗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輻射引領示范作用,為廣大中西部地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轉方式、調結構提供了重要借鑒。
產業格局優化凸顯特色優勢
近年來,國人在海外瘋狂搶購馬桶蓋、洋奶粉等洋貨引發社會諸多思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求,供給側要通過產業的調整,用創新的手段提高生產率,適應市場需求的結構變化。事實上,“創新發展”是西安高新區一直堅持的發展思路。
2015年,面對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形勢,西安高新區攻堅克難,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750億元,同比增長15.16%,位居全國100多個國家高新區第三位。其間,在產業格局不斷優化的過程中,西安高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園區優勢。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15年,西安高新區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達到54%。主導產業快速發展,2015年西安高新區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8650億元,五年年均增長35%,占園區產業總收入的比重超過65%。“十二五”期間,累計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17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100家,尤其是引進了三星、強生等一批世界行業龍頭企業,使西安高新區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產業提升到一個新水平。
電子信息業迅猛發展。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1990億元,占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的比重提高至23%。其中,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已形成半導體、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服務三大千億元產業集群,涌現出三星電子、華為、中興通訊、GE等一批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其中,西安軟件園成為全國重要的國家軟件產業和軟件出口雙基地之一。
先進制造業快速提升。2015年,先進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2080億元,占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的比重提高至24%。在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電力設備五大領域形成了汽車制造、能源設備、儀器儀表等13類優勢行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形成了汽車制造、能源裝備、特種裝備的研發與制造三大優勢領域。
生物醫藥突破發展。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80億元,占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0%,初步形成了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生產加工為主體,以天然藥物和中藥開發為特色,以醫療機械和設備研發生產為支撐,以新型藥物和生物制品為增長點的優勢主導產業。西安高新區已經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并先后獲得國家級醫藥出口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稱號。
現代服務業持續推進。2015年,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3800億元,占園區四大主導產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3%,形成了以科技服務為主導,金融服務、總部經濟和創意設計為特色的多元產業門類??萍挤諛I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已占園區服務業的比重超過40%。
2016年,是西安高新區全面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起始之年,是實施西安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核心區戰略的啟動之年,是落實高新區“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面對新的挑戰,西安高新區胸有成竹。1月11日,西安高新區工委、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印發《西安高新區2016年工作要點》,《要點》明確了今年的工作重點:充分發揮西安創新資源集聚優勢,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科技金融融合、軍民融合、人才聚集等方面積極探索,開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推動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創新要素聚集加速技術轉化
2015年10月19日,在全國“雙創”活動周西安分會場舉行的雙創新生態高峰論壇上,“西安市眾創示范街區”正式揭牌成立。“西安市眾創示范街區”東起高新路,西至高新五路,北起南二環,南至科技二路,規劃建設總面積6萬平方米,由西安市科技局與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聯合支持成立,是西部最大的創新創業示范聚集區。
西安市科技局局長問向榮認為,這種探索政府引導與市場聯動的新模式能夠吸引一批具有較強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眾創空間運營機構。匯聚了產業整合、金融協作、資源共享、運轉高效的眾創示范區,將為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發展提供更好環境。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從源頭入手,打造出“苗圃—孵化—加速”完整的創業孵化體系,形成良性的發展循環。擁有科技孵化器25家,其中國家級13家,孵化器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極大激發了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2015年,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00家,占陜西省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60%以上;累計授權專利14380件,其中發明專利3167件;園區內企業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300余項;技術成果交易總額330億元,占到西安市的“半壁江山”。全年新增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累計境內外上市企業32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0家,累計達到38家,占西安市總數的78%。
2015年12月18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西電捷通公司自主研發的物聯網安全關鍵技術TRAIS被納入國際標準。這是中國在物聯網核心技術RFID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也是我國科技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又一次突破,為我國在“萬物互聯”這片“藍海”中爭得了國際話語權。截至2015年年底,西安高新區累計新制定國際標準19項,國家標準370項,國軍標36項,行業標準307項。
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安建利說:“今后,要繼續提升骨干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參與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構建覆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多層次、高水平的標準體系,在重點領域成為國際標準引領者?!?/p>
此外,西安高新區積極創建“絲路科技創新驛站”,開展國際交流與技術轉移,啟動設立“一帶一路”知名科技成果國際交易中心和國際科技工業園區聯盟,聯合絲路經濟帶沿線的國家科技工業園區、高校、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在技術創新、貿易投資等領域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優勢企業“走出去”,大力支持園區內企業和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推動園區企業技術、產品、營銷、服務與國際接軌。
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區
2015年,西安高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聚集不斷加快,半導體、生物醫藥、智能移動終端、軟件和服務外包4個千億元產業集群初現,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8.5%。
目前,三星及配套企業落戶累計達到92家。三星存儲芯片封裝測試、三星環新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竣工投產;三星存儲芯片項目一期第二階段30億美元投資啟動;三星財險正式開業。三星及其配套企業累計完成投資17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90%。
此外,中興通訊智能手機制造項目、比亞迪高端手機配套項目順利投產;樓蘭科技、麥聯電子、臺灣崧虹科技等8家智能終端配企入駐,智能終端產業鏈初具規模;奇酷科技、全志科技等上游研發項目相繼落戶,集聚創新日益凸顯。
西安高新區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實際引進內資490億元,同比增長8.65%。完成工業招商引資185億元。全年引進世界500強項目16個,中國500強項目7個。
“十三五”期間,西安高新區還要繼續推動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率先布局新興高端產業。以智能制造為方向,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半導體和下一代汽車產業集群。著力引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IC設計和晶圓代工龍頭企業;拓展智能終端產業鏈,聚焦可穿戴設備制造;推動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生物大數據與生物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提升無人機、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支撐能力,打造以材料、數字化設計、關鍵零部件、整機和應用服務為主的3D打印產業鏈,積極推動3D打印與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業融合。
今年3月,西安市2016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西安高新區舉行。西安高新區共有8個項目參與集中開工,總投資額約為291.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額為71.56億元。以此為契機,西安高新區將加快啟動一批新興產業園區建設。表現為:推進新材料園3D打印產業園建設,鼓勵有研發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依托鉑力特、光機所,開展3D打印產品的應用研發制造和創業孵化;啟動環保園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積極推進中韓國際環保產業園建設,加快引進清華大學水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在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物、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生物服務業和高端健康醫療等六大領域,培育10家掌握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過億元企業,促進人工晶體、康龍化成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強生、金花、兆興等項目的建設進度;提速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步伐,推進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融合發展,以全兵種、各領域、多方向的軍民融合市場化建設為重點,探索技術、生產、資本、人才等多種軍地融合方式。
西安市委常委、西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趙紅專表示,面對當前進入轉折期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西安高新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推進改革,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闖難關,才能不斷為園區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