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在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減少、“中國制造”亟待向“中國智造”邁進的大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借此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高端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這一領域,中國的機器人一定要占有一席之地。”機器人產業研究專家、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表示,在此背景下,《規劃》的出臺,將有助于整個產業明確前行的目標,突破核心技術,消除行業虛火,增強發展后勁。
機器人產業邁向高精尖
一段時間以來,機器人已經在我國工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羅百輝告訴記者,截至2014年年底,有70余家上市公司并購或者投資了機器人、智能自動化項目,而國內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數量超過了4000家。不過,在機器人的研發過程中,大部分還停留在復制、“山寨”、低科技、缺少核心技術的初級階段,也就是說,中國的機器人企業以及這些企業所研究的產品都存在低質量、高數量野蠻生長的情況。
“此外,核心零部件制約整體發展。”羅百輝表示,以工業機器人為例,目前我國精密減速機、控制器、伺服系統以及高性能驅動器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依賴進口,而這些零部件占到機器人整體生產成本70%以上。其中,精密減速器75%的份額被日本壟斷,國內機器人企業高價購買的核心零部件占其生產成本的45%,而日本企業僅占 25%。國內企業采購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就已經高于國外同款機器人的整體售價,在高端機器人市場上根本無法與國外品牌競爭。
對此,《規劃》列出五項針對性的主要任務:一是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現代服務、特殊作業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機器人、真空(潔凈)機器人等十大標志性產品。二是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等五大關鍵零部件。三是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四是著力推進應用示范。五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支持互聯網企業與傳統機器人企業跨界融合,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帶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局面。
羅百輝表示,《規劃》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要求,將對機器人產業進一步邁向“高精尖”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堅持標準引領,建設制造強國,是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改善供給、擴大需求,促進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
服務機器人市場大有可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報告顯示, 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了29%,共計229261臺。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就達到5.7萬臺,站穩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的背面,是我國更顯弱勢的服務機器人。
據了解,目前,家務輔助機器人以每年超過10%的增長速度出現在人們生活中。而據IFR預測,隨著云機器人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輔助機器人的生產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在2020年之前形成至少416億美元的新興市場。
因此,《規劃》對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將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列入未來5年實現率先突破的十大標志性產品。
服務機器人一般需結合特定市場進行開發,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本土企業更容易結合特定的環境和文化進行開發,確立精準的市場定位,從而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
羅百輝表示,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全球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差距很小,目前全球還沒有一家商業化成功的服務機器人企業。服務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將會是需求場景開發與技術突破共振的模式,二者會呈現螺旋式交替向上的趨勢,技術拐點突破、新產品放量和外部政策三大要素將會催化整合行業拐點向上。
為了實現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規劃》提出了6項政策措施,包括加強統籌規劃和資源整合、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拓寬投融資渠道等。
“政策措施多管齊下,將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羅百輝表示。但他同時認為,好規劃更需要好落實。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做好產業布局,防止一哄而上,著力為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各方應真抓實干,不做表面文章、力避資源浪費,更加注重實施“以市場育技術”的戰略,在激勵創新、打造產業鏈、加強應用上多下功夫,盡快把機器人產業做大做強。
高新區機器人產業率先布局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指標。近年來,作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眾多國家高新區率先布局,搶占發展先機。
早在2008年,昆山高新區就成立了昆山機器人產業基地,2012年該基地獲批成為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截至目前,總體規劃面積達500畝、一期開發200畝的昆山機器人產業基地,已建成機器人研發大樓、專業孵化器及加速器6.5萬平方米,集聚意大利柯馬、德國徠斯、臺灣高晟、永年激光、艾博機器人、華恒焊接等30多個國內外高端機器人項目,總投資超15億元,2015年產值超過300億元。其中,艾博機器人登陸“新三板”;永年激光及斯格威電子分別獲得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制造行業總決賽企業組第二名和團隊組第五名。同時,該基地積極推進與德國漢堡大學、臺灣長庚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開展技術合作,成立了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昆航機器人、哈工大機器人所昆山研發中心等研發機構,搭建政產學研平臺,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速度,不斷完善產業基地、大學科技園、科技產業園、科普館、孵化器、加速器“六位一體”發展機制,累計引進機器人相關領域的中央“千人計劃”人才8人。
目前,昆山機器人產業基地積極搭建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成立機器換人服務站,聘請創業輔導師,開設機器人主題咖啡館,并籌劃建設機器人蘿卜眾創社區,切實構建便利化、低成本的創新創業環境,努力推進機器人產業的集聚發展。
青島高新區積極搶抓工業4.0和“兩化”融合的戰略機遇,機器人產業迅猛崛起。被譽為全球機器人制造領域“四大家族”的瑞典ABB、德國kuka、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都把應用中心設在青島高新區。
龍頭企業的集聚,使得青島高新區在2014年獲批成為國家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截至目前,青島高新區已入駐機器人企業60多家,投資額超過126億元,初步形成直角坐標取料手、高速撿拾機器人等九大類優勢產品。
青島高新區高端智能制造事業部部長耿凱表示:“我們支持的機器人產業是全產業支持,包括機器人的本體、機器人的系統集成、核心零部件,包括相關的配套服務。”
珠海高新區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出臺《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辦法》等一系列政策,設立機器人產業園區發展資金和產業引導基金,加快打造機器人產業鏈條,對機器人產業從科技、金融、人才、空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重點扶持,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和“機器換人”計劃的實施。
珠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海高新區在北圍TOD區域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的機器人產業核心園區,重點引進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和應用集成企業。項目建成后,園區企業年產值將超過800億元。
與此同時,珠海高新區還積極鼓勵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參與機器人專業孵化器的建設。利用新建孵化載體,完善機器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系統、全面的服務配套,推動以產業鏈為鈕帶、資源要素集聚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建設。加快建設智能制造“創客空間”,鼓勵機器人工程師創新創業,完善“機器換人”生態圈。孵化培育機器人領域的中小企業,打造華南地區機器人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形成新的百億級機器人產業集群。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