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4月18日,美國密歇根州沃倫市,中國浙江萬豐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萬豐”)斥資3.02億美元收購美國焊接機器人應用系統服務商Paslin正式交割。這場歷時5個月的海外并購成為迄今為止國內機器人企業規模最大的一起跨國并購案。
浙江萬豐為何要并購Paslin?并購后會給雙方帶來怎樣的利益?這場斥資近20億元人民幣的并購對于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為什么并購Paslin?
“公司在機器人集成領域的總體實力與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仍舊存在較大的差距。此外,就國內而言,機器人集成市場被國際‘四大家族’(編者注:指 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這些巨頭占據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壟斷,自主產品市場份額低、競爭力弱,亟 須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浙江萬豐董事長吳錦華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Paslin成立于1937年,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沃倫市,是國際領先的焊接機器人應用系統服務商。Paslin共有員工8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工程師及編程人員,強勁的研發能力是Paslin吸引浙江萬豐的重要原因。
近80年的歷史,幫助Paslin獲得當地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的認可。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Paslin與福特、通用、本田等排名靠前的汽車業廠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市場份額也在逐步增長。
成功并購Paslin無疑可利用其79年來積累的業務渠道,擴大自身業務銷量,這也是Paslin吸引浙江萬豐的另一大原因。
吳錦華表示,“萬豐科技能夠將Paslin在自動化裝備制造領域積累的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等引入國內,吸收利用其銷售渠道,實現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極大提升。”
浙江萬豐是萬豐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萬豐集團是一家民營股份制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經過20多年發展,業務涉及汽車零部件、機器人智能裝備、鎂合金新材料、通用航空、金融投資等領域。
萬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Paslin的805個員工中有400個技術工種,我們要達到這一水平,至少要10年。通過并購我們可以進入更大的市場,品牌產生很大溢價,也登上了國際舞臺,視野廣了,制造水平與世界領先技術的差距也在縮小。”
并購可助Paslin提高利潤率2~3個百分點以上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當時和浙江萬豐同臺競爭的既有來自加拿大的企業,也有中國國內機器人行業的知名企業。
在此次并購Paslin之前,2013年年底,萬豐集團曾成功并購加拿大的全球鎂合金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鎂瑞丁,并在兩年內創造收益增長10倍的業績。
盡管美國投資環境開放,但是美國本土的采購成本與發展中國家相比更高,而且人工成本也相對較高,為中國的2~3倍,導致Paslin的利潤率低于中國高端制造型企業。
而并購后,Paslin可以從浙江萬豐或其他中國企業采購基礎組件,特別是加工難度較低的標準件,能夠顯著降低采購成本。同時也可將部分研發、設計、組裝、調試工作外包給浙江萬豐,以降低人工成本。
浙江萬豐內部人士預計,此次并購將有助于Paslin提高利潤率2~3個百分點以上。
另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Paslin的市場僅局限于美國區域,在市場結構上缺乏歐亞大客戶也是其積極尋求中國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
而浙江萬豐通過萬豐集團掌握了奔馳、寶馬、大眾、本田等一批跨國汽車集團在中國的主機廠客戶渠道。并購后,Paslin既可以通過通用、福特、本田等老客戶在中國的主機廠進行業務拓展,還可以通過浙江萬豐掌握的銷售資源快速擴大市場份額。
目標:成為全球焊接機器人集成系統的領跑者
浙江萬豐并購Paslin后,其目標是成為全球焊接機器人集成系統的領跑者。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中國已連續問鼎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雖然國內機器人企業數量爆發式增長,但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突破成為橫亙在機器人產業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巨大瓶頸。
目前,機器人核心技術仍壟斷在“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機器人手中。
有業內專家表示:“雖然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工業機器人設計技術并積累了工業機器人應用經驗,但創新能力依舊較弱,產業相對較小,競爭力也較差。同時,我國的工業對于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支持能力也有待提高。”
福卡智庫認為,中國的工業制造能力做本體外殼還行,核心部件則完全靠進口。后發既是劣勢也有優勢,劣在市場已被瓜分、技術遭壟斷,靠傳統模仿跟蹤發展路線要擺脫產業鏈低端談何容易。
目前,驅動整個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動力在汽車業,其也是最早應用這一技術的行業,萬豐集團也是最早從汽車零部件開始起步。因此,機器人的產業特征更多展現了類似汽車業的特征。
福卡智庫經過調查后發現:“汽車工業長期被外資所壟斷,生產線設備提供商也是從國外帶來的,歐系大眾系列用的是庫卡、ABB等機器人廠商,日系 汽車品牌商用的則是安川、川崎等日本本土機器人廠商,外資無需倚仗中資便已控制了市場份額。即便是合資,頂多是這些企業在中國的生產基地,把過去的產品放 到這里來生產,核心技術永遠無法掌握,5年、10年之后,這些加工基地又變成傳統制造業,需要再次轉型升級,依然是走世界工廠的老路子。”
浙江萬豐方面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收購,能將國際先進技術真正吸收到自主產品中,填補國內技術弱勢,增強民族品牌競爭力。
但是,中國企業通過并購國外機器人企業掌握核心技術這條路能否可行還留待日后觀察。
浙江萬豐方面表示,收購完成后,萬豐機器人業務規模將增長到30多億元,未來機器人的產值有望突破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