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自身安全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安防行業整體呈現出市場增長、需求增加的態勢。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安防行業產值超過4800億元,其中,安防工程產值達2730億元,安防產品占1800億元。安防行業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安防產業經歷了網絡化和高清化的發展,正在向智能化方向邁進。”海康威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浦世亮說。
應用廣泛:公共安全有了智能防線
人工智能技術在安防產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安防系統具備智能化的收集、分析、判斷等功能,且與高清、云技術、大數據、感知、物聯網等技術融合,組成智能化的安全防控應用體系。在視頻監控、門禁和防盜報警設備等三大安防設備產品中,視頻監控目前占據了市場的主體。隨著平安城市建設的開展和深化,以及交通、教育、金融等各行業用戶安防意識的不斷增強,我國視頻監控設備市場未來將保持在20%左右的年均增長率。
記者在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看到,他們研發的國內首臺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毫米波人體三維成像安檢門,突破了毫米波三維人體成像關鍵技術,具有強大的物體分析能力和圖像處理能力,能揭開被其他物體隱藏的可疑物面紗,在幾秒鐘內產生清晰的圖像,讓操作員快速輕易地辨認出可疑物品,且不顯示任何涉及被檢人員的隱私信息。
當大大小小的監控攝像頭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監控視頻資料以海量規模不斷累積,為辦案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大量的視頻資源中,僅僅依靠人力排查非常艱難,還可能延誤抓獲犯罪分子的最佳時機。而一套準確、高效、智能的智能視頻分析和檢索平臺則可以使“大海撈針”不再難,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7所自主研發的海量視頻處理系統可以進行智能目標分析和視頻圖像檢索,將運動目標從監控視頻中“抓取”出來,合成短時間的摘要視頻,從而提高視頻瀏覽的效率。經測算,攝像頭一天采集到的視頻經過處理,最短可以合成一個小于一小時甚至幾分鐘的摘要視頻。視頻檢索功能則可以根據用戶指定的檢索信息對一段視頻進行特定目標的檢索。如以“藍色”+“人”為關鍵詞,則可對視頻中身穿藍色衣服的人員進行查找。當視頻中的運動目標出現越界、徘徊、逆行、遺留、攀爬與翻越護欄等異常行為時,系統還會自動發出報警信號,并將該目標用特殊顏色的矩形框框選,提醒操作人員進行關注并做進一步處理。
“到現在,我們研制的視頻處理系統檢測正確率已經提高到90%,目標誤檢率和漏檢率均小于5%。”該系統研發負責人柴智不無自豪地介紹。他說,他們正在努力攻克另一難題:目標運動軌跡分析。
邁向高端:安保機器人拓展新商機
作為新一代安防行業高端智能化產品,安保機器人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工業機器人主要替代重體力勞動和復雜勞動,以解決人力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問題。安保機器人則應時代發展需要,為人們處理安全防范事故。目前,我國安防機器人研發處于起步階段,但其發展空間廣闊。
記者從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了解到,安保機器人集成了巡檢、視頻等多個系統,從仿生視覺、聽覺、嗅覺的角度對現場環境進行多維度、立體化監測。既可以協助人們完成重要場合的監控保安工作,還可以實現數據收集,構成完整的監控系統,在安全性上具備絕對優勢。
目前,國內公共場所對安保機器人的需求巨大,安保機器人可以在各種場所替代人類進行相關巡查,如保安巡查、火警檢測、探測與阻止侵入者等方面的室內倉庫、辦公場合等。
安保機器人包括輪式智能機器人、履帶智能機器人、導軌式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高度與人相仿,只要充電4至6小時,就可工作4至8小時,包括室內定位導航、按路徑巡航等。對進路線內的低速、靜態障礙物體,還可有效探測并躲避。視覺作為安保機器人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安保系統中非常重要,擔負起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等功能,可通過數據傳輸系統與后臺進行鏈接,充分利用已有的數據庫,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等功能,進一步做圖形處理,信息檢索,形成有效的信息,保護大眾安全。
安保機器人將所獲取的外界信息通過信息傳輸系統傳遞到服務器。服務器進行后臺分析、運算,將結果再返回到安保機器人,安保機器人利用返回的信息,發現異常現象、可疑人員、恐怖分子等,做出預警、報警等動作,實現對公共安全的保護。
安保機器人在環境應對、性能強大等方面具有人力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越來越多的安保機器人被應用到公共場所安防、核電巡檢、小區巡檢等場所,并且輕松完成任務。作為機器人發展領域中的關鍵一環,安保機器人在現在與未來市場中都將會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保駕護航:信息化“哨兵”大顯身手
人工智能不僅在人民群眾日常工作、生活的安全保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上也大顯身手。
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綿延著長達2.2萬多公里的邊境線和1.8萬多公里的海岸線。過去,邊海防監控都依賴人力巡邏、望遠鏡觀察和傳統監控系統進行,這些方式存在諸多缺陷:肉眼和望遠鏡觀測到的區域有限,不夠清晰,無法24小時監控;而傳統的監控系統又存在視頻分辨率低、圖像質量差、抗干擾性差等弱點。如今,人工智能技術搭建起一套對海面、地面和低空目標進行晝夜監控的邊海防監控系統,為祖國邊海防筑牢安全防線。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7所的科技人員告訴記者,與傳統監控設備相比,他們研制的邊海防視頻監控系統不僅具有抗風沙抗腐蝕能力、透霧夜視功能和大范圍遠距離探測能力,還具有智能性,能實現圖像增強、動目標檢測、手動或自動跟蹤目標、圖像全景拼接、自動巡回觀測、監控信息預覽及回放分發、越界報警和自動跟蹤等功能,并能與電子地圖、導航雷達、衛星定位、防越境報警等已有系統配合使用,實現光電互動。因此保證了24小時全天候觀察低空和海上目標,對人員、車輛、艦船、樓群、漂浮物、著火點等目標進行遠距離晝夜區域搜索報警和監控跟蹤。可以說,今天的邊海防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邊海防監控系統向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三位一體監控方式升級。
海防視頻監控系統已在廣東、上海等13個省份得到廣泛應用。它們分布在祖國的邊境線上,成為我國的信息化“哨兵”,推動我國邊海防逐漸實現從人力監控向科技管邊控海的轉變。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