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新辦5月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行 動,是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它明確了未來幾十年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是新時期推進創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
萬鋼首先介紹了《綱要》的誕生過程:科技部會同20多個部門開展創新驅動發展頂層設計,組織了專題研究和國內外調研,完成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 和科技重大專項中期評估、12大領域未來技術預測等工作。這個過程歷時兩年,80多位院士和8000多人次國內外專家參加,召開了20多次座談會聽取地 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各方專家的建議。在廣泛達成共識、匯聚各方智慧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綱要》,經黨中央、國務院多次研究討論,審議通過。
《綱要》提出,發展要素從傳統要素主導發展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對此,萬鋼說,實現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根本上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 核心的全面創新,一方面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產業轉型的技術供給;另一方面,要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環境,進行制度創新。
萬鋼進一步分析說,可以通過4方面實現向創新要素主導發展轉變:第一,要提高要素的生產率,來解決質量和效益的問題;第二,通過生產要素的新組 合,來突破資源和環境的制約;第三,通過關鍵技術,特別是原始創新能力的提升,來突破自主可控的問題;第四,動員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的活力,通過全社會的積 極性來實現新的發展。
“《綱要》的一大亮點是對產業技術體系進行了系統部署,提出要加快構建結構合理、先進管用、開放兼容、自主可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技術 體系,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撐引領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萬鋼說,《綱要》具體明確了9個重點領域的技術發展方向,包括信息、智能制造、 現代農業、現代能源、生態環保、海洋和空間、新型城鎮化、人口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這些是今后要集中攻關的重點。同時,《綱要》提出要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 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產業、創造新就業。
必須讓“雙輪”同步發力
《綱要》提出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萬鋼用一個例子說明了為何要“雙輪發力”:“前些日子去調研‘雙創’,有一些年輕人 研制了防水的插頭,在水下能夠連接,但是用的原理完全是新的原理,按照現在的規范標準就很難去檢測,需要我們建立新的標準,能夠使它進入市場。”
“新的技術不會自動變成新的產品,自動去滿足社會的需求。”萬鋼說,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這兩個輪子要同時驅動,小到一個小小的插頭,大到產 業的變革。比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方面需要我們及早確定研發布局,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使用等各個方面做準備;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在稅收優 惠制度、限行限購方面給予放松、促進企業加強投入等方面共同發力。此外,即使是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也需要商業模式創新,比如分時租賃就很適合年輕人的需 求。
萬鋼介紹了我國科技管理改革的一些最新進展:目前基本形成了新的五類科技計劃,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現在已經整合了89項,形成新的計劃體 系。重點研發計劃在信息、海洋、空間、國家安全等領域率先啟動了36個重點專項,現在已經全部發布了指南,開展立項的評審工作。“我們力爭加快項目的立項 和經費的撥款工作。”萬鋼說。
萬鋼介紹,正在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管理改革,已在寬帶移動通信、轉基因、新藥創制、傳染病這4個專項開展試點,年內將在具備條件的重大專 項當中全面落實。在技術創新引導專項方面,已經啟動了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近期還將實施區域創新引導 專項,盡快完成優化整合的任務。
“改革取得這樣的進展是廣大科技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這點令萬鋼感觸很深。他說,“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改變了過去由上而下地布局,而是由下而上地征求意見,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各地方、各部門、重點高校、院所,包括高新區、創新示范區,提出了2600多條建議”。
“科技創新是一個高度活躍的領域,因此科技體制的改革永遠是進行時,需要不斷聽取專家的建議,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動力,不斷完善工作,推動萬眾齊心的科技創新的發展。”萬鋼說。
全方位推動成果轉化
萬鋼提供了一組數據:全社會研發資金去年達到14000多億元,企業支出占了77%。在去年的技術市場交易中,80%由企業轉讓和吸納。“從77%和80%當中看出,企業正在發揮主體作用。”萬鋼說,《綱要》對發揮企業的積極性也作出了落實的規定。
除了要繼續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擴散轉移轉化的主體外,萬鋼指出,還應該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轉移轉化。“在理順機制方面,取消審批,給 予科研機構、大學有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處置權、收益權,確定科技人員最低的50%以上的分配比例。還要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轉移服務體系,支持企 業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進行成果轉化。”萬鋼說。
“此外,還應完善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支撐服務,做好信息匯交的任務。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作用。強化科技創新資源的深度融合、 優化配置。”萬鋼說,首先要把國家的科技資源能夠開放共享。高校、研究院所有很多很好的儀器設備,也有一批專業化的人才,創新創業又需要用好這些設備,怎 么打開這個壁壘,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當中的關鍵環節。與此同時,要健全多渠道的投入,解決創業投資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以及障礙,發揮社會資本的積 極性。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使一批成果盡快發揮作用。
《綱要》提出面向2030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于“有所不為”,萬鋼說,首先我們要關注、凝練產業轉型變革中的技術發展方向。在資源消耗 大的領域,要進行轉型,替代傳統技術。“有一些科技創新活動雖然在國家的重大科技計劃、重大專項當中沒有提到,也并不是說‘不為’。”萬鋼舉例說,市場上 有很多關于服務業的轉型,關于一些新技術和新領域的發展,比較適合由企業來牽頭,通過“雙創”來解決。這些并不是“不為”,而是采用普惠式支持的方式。比 如并不是對眾創空間里的每一個項目進行支持,而是通過網絡及能源的補貼、創業導師、交流活動、創業大賽等方式進行支持,不一定非得用項目的方式。